浅谈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饶斯华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是我国的重中之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是我国的重中之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的过程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效率逐步成为教改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这一时代主题开展兴趣教学,采用多种方法最大程度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顺利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和基础。
        1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九年义务制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师要积极改善教学方式,调动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兴趣教学法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角度出发,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制定围绕学生的教学计划。这一点和当今社会主张的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兴趣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加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参与性,鼓励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我,尊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2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
        2.1依旧采用传统方法教学
        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依然被大部分教师所采用,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在座位上默默听讲,记笔记;教师朗读课文时,朗读一句,学生跟随朗读,然后在进行全篇朗读;最后安排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整节课堂全部在语文教师的掌控之下,好似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学生则是始终的在被动接受知识,这样教与学完全分离开来,将学生彻底排除在学习之外,如此教学方式丝毫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2.2趣味教学的教学观念的缺乏,学生没有动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就得抓住趣味的教学的核心,在对学生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重点抓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把兴趣与语文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进一步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的文化素养。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完全没有这种教学观念和思想,忘记了趣味教学的核心理念,重点培养文化知识的同时,却不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过于枯燥无味,没有尊重学生在语文的独立性,反而是强调学生跟着老师的语文思路去学习,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的思考,进而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发展,让学生在整体的教学中没有动力,就像一个被动学习的学习工具一样。
        3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3.1激发学生兴趣,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百分之九十。”所以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形式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还可以通过每周的“小百科知识竞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尤其是每天早自习的信息交流会,收到的效果更是出人意料。交流的时候,学生可以把自己阅读了解到的情况、获得的知识、懂得的道理、掌握的信息归纳成小问题,以便在交流时提出来。


        3.2改进教学观念,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动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应该牢牢抓紧趣味教学的核心,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进入到语文美妙的世界,进而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语文文字游戏,让学生参与游戏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游戏,两者劳逸结合,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进步。
        3.3运用教学游戏,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最离不开的就是课堂教学小游戏。教学游戏完全符合了小学生年龄小、玩心重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而且,设计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花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开花歌”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用儿歌的形式作为本课的引入教学内容,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又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本课的教学效率,一举两得。
        3.4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都有较为充分的交流,这样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之上投其所好的设计一些问题,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样便可以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循着学生的兴趣的增长,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备课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需要提前预测,并且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要设计课堂互动的具体环节,如何实现互动,如何更加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参与互动这些都需要提前精心的设计。学生的好奇心比较足,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用她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吊足学生的胃口,这样他们就能够心甘情愿的跟着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并且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带着很多的疑问进行学习,他们听课会更加认真,因为在课程的学习中,很多的疑问都能够得到解答。
        3.5创建生活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有着表现欲强、喜欢模仿的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建相应的活动情境,并让小学生参与到情境互动中,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例如,在学习《蜘蛛开店》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并根据课文内容为蜘蛛、河马等角色设计相应的对话。然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行安排扮演的角色并进行课文情境表演。语文老师除了负责旁白和剧情引导,还要指点学生的对话、情感表达以及汉字发音。学生在朗诵到课文生字时,要举起手中对应的生字卡片并带领其他同学朗读生字。这种情境互动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兴趣作为一项基础的工作,教师要善于创新,给学生带去更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带去新鲜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要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让学生带着难忘的感受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利国.以兴趣激发动力———浅析小学语文兴趣教学[J].学周刊,2018(24).
        [2]王超.小学语文兴趣教学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J].初中生优秀
作文,2015(14).
        [3]刘星彤.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