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孟妮娜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模式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模式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一直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尝试和创新从未停止过,因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当前教育部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依据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展开各学科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实力。而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利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则更具优势,因此,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教师应结合时代的特征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在传统模式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活动增添了一些积极元素,这些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将以往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为学生展现出更为多元的教学内容。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并对文本内容进行多层次理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要点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提倡重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避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死板教学,不再让学生只会死读书。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通过有效教学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积累语文知识,对不同场景下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有所了解。第二,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他们需要结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语文问题,不断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学生还会学习到许多文学大家的作品,对于这些优秀的作品,学生应深入地分析和挖掘,品味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真正内涵,同时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欣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想法,产生更多实用的内容。此外,语文是一门与我国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体现出了较为深厚的文化特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深学生对文化的了解,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信息技术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1渲染气氛
        学生要想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知作品,就应该体会文章中人物的个人情感。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中,如果在学生简单读了文章后,教师只进行简单的分析讲解,学生就无法真正了解到大青树下学生的幸福生活。对此,教师需结合课文内容,在电脑课件上播放相应的图片和录像,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文中学生的幸福生活,教师通过配音、配乐等,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浓烈氛围。在这种气氛渲染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有强烈的情感。而且在这种情境渲染下,也能充分彰显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
        2.2丰富教学资源库,教学更为全面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分式方法,例如,在信息化背景下,我们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会更加丰富,以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依赖教材和教案,但现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语文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进一步补充自己教学中的疏漏点,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为全面,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3信息技术视角下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3.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但教学内容覆盖的范围广。将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融合资源优势去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开阔师生视野的同时,也能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料视频,向学生讲述战争年代的艰辛与不易,认识到革命前辈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教育学生珍惜当下的生活。还可以播放2019年国庆阅兵礼,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当下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每个人都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从而成就梦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当教学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出现时,在丰富学生视听体验的时候,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2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是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经常采用语言描述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不够生动有趣,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图像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创设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兴趣点的教学情境。具体而言,课前教师研究分析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兴趣点等,以此为导向搜集整理相关素材(视频、音频、文本等),经过删减、编辑等处理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态图像代替枯燥无趣的描述语言,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顺利完成教学导入。
        3.3拓展交流空间,达到思维培养训练的目的
        语文学科看似简单,但是要想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的学生对语文学科有狭隘的认知,认为自己只要背诵知识点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启迪,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自由的交流空间,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选择独立或者合作模式来解决问题。比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中,诸葛亮说了自己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并且主动立下了军令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诸葛亮要主动立下军令状,并且在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如此高兴?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学生一旦产生想法,可以利用电子学习工具向教师示意,直接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3.4丰富教材,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的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和表达习惯、家国情怀,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要加深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时事政治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课本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紧紧围绕课本,寻找相关素材,丰富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本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时,补充阅读《王戎观虎》,学生对王戎这个人物的理解就更为深刻和全面。此时,教师再出示《世说新语》一书,学生就有了阅读的欲望,而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新的认知,学生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就有了更加强烈的文化归属感。
        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优化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它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能本末倒置。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按照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和探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真正将它的作用体现出来,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这样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时候,也能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莺慧.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14).
        [2]言华.对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