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他汀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不良反映情况。方法 以某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的5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性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来看,实验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效果,P<0.05;此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步行5分钟实验结果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步行5分钟的实验结果要好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情况上,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胆固醇水平有所降低,并且患者体内辅酶Q水平降低,对照组无不良反映。结论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方法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慎重考虑。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慢性心力衰竭;效果;不良反应
现阶段,我国心脏病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慢性心力衰竭也是心脏病合并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心脏病发展到后期的一种常见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而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吸出现困难、水肿、全身无力等等,这也是导致很多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尽早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在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可以有效的实现抗炎、抑制血栓以及降低患者血脂的作用,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是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也会对患者的其他机能产生不良的反映,因此本文针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某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的5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5.42±5.68)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4.21±2.07)年;冠心病患者1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8级15例;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42±5.49)岁;病程5个月-12.6 年,平均病程(4.54±1.94)年;冠心病患者9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有10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有3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在确诊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常规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从每天25 mg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卡托普利 6.25 mg/次,每天3次,逐渐调节剂量,最高控制在50 mg/ 次;美托洛尔 6.25 mg/次服用每天2-3次,最大剂量可增加至50~100 mg/次,每天2次;酚妥拉明20 mg混合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3~5 h 滴注完毕,每天1次;螺内酯口服10~20 mg/次,每天1次;地高辛0.125~0.25 mg/次,每天1次。实验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药物服用治疗,每天服用1次,每次40 mg。两组均持续治疗5个月。
1.3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评定在Ⅱ、Ⅲ级,患者左心射血分数低于 40%,没有对本次研究用药禁忌,也没有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没有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
1.4观察指标
1)对两组的用药疗效进行对比,如在治疗期间有没有临床症状,在步行5分钟距离、左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正常情况下基本相同为有明显效果;各项指标有所好转,步行5分距离、左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用药之前对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为有效果;在步行5分钟距离、左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治疗之前没有变化,甚至是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是明显效果和有一定改善之和除以每组总人数之后,乘以100%。
2)对两组患者用药时间短内的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
3)对两组出现严重不良反映的情况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通过对比发现,如下表1所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而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不同用药时间段的心功能对比情况
如下表2所示,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值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两组对比数据,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情况
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胆固醇明显降低,1例患者出现了体内辅酶Q水平降低的情况;但是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并无不良反应情况,P <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在本次的研究中,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治疗之后,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值相比较于对照组来说要低处来很多,两组对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不良梵音,2例患者的胆固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1例患者的体内辅酶Q水平降低,而对照组并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由此可以说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此种药物会造成患者体内辅酶Q水平降低,将使得患者运动耐力降低;此外也会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对于胆固醇不高的患者而言,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降低患者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姚玉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27+50.
[2]葛晓丽,马福义,靳丽君,赵静,闫婧琦,王伟.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hs-CRP、cTnI 及心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15):2276-2279.
[3]严艳.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研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