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系着每个大学生基本品德的形成过程。面对着飞速发展的社会以及逐渐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职场适应用及社会竞争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将思政教育引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使二者紧密结合,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环境,在机遇以及挑战的处理上有更强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培养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关键字:思政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实施路径
2016年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教育的所有课程。如何着眼于当前社会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构建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新局面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作者,其关键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客观能力、个性、兴趣和价值观,使他们可以形成真正适合他们每个人的职业观念,可以在对自己和当前环境的分析中了解每个职业所需要的条件,并判断是否符合自身情况,这将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方向,并有能力去向自己的目标进行奋斗,努力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一步贯彻习总书记对于“课程思政”的要求,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融合,创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能够使得大学生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环境中职场的要求与职业竞争,也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未来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研究了思政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实施路径,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好地进行融合。
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政课程都是每所高校开设的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为了使大学生对各个职业有更具体的认识,有助于规划之后的职业方向;思政课为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其中也包含着对个人未来的规划。这两门课在大学生课程中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都有互相涉及。
首先,思政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向的都是大学生群体,思政课程中根据大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根据大学生不同的职业素养与需求规划的不同,确定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得到最适合的就业方向。虽然两门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但是二者都根据每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思政课程的最主要部分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教育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可以使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就业、择业观等良好道德品质。另外,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各种错误信息和观念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也会出现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思政课程来为大学生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接受正确、积极的就业、择业观念,摒弃错误、消极的就业、择业观念;
另外,思政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着相同的方向和目的。不管是思政课程还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两门课的目的都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思政课程要求在课程中在多方面进行教学,以达到培养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则需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考量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从而完成自己的职业选择,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自身的职业选择和规划,而思政课程就是为了给大学生培养自身各种正确观念而设立的,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明确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为努力去实现。
由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使用的可行性,且相对于两个课程独立开设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程的融入,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都有思政课程的参与,扩大了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视野,使得原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变得完善全面;融入思政课程后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课程时可以整理和提升自己的教学以及学习能力;在进行一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教授两门课程的内容,在学生进行职业观念形成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思政课程的参与,起到它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为了将思政课程更好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许多的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有:
1、在生涯教育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价值观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或标准。是个体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动机,对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 ,我们应当重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澄清和培养。而大学时期恰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如何才能活的有意义,最美好的青春应该是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新时代大学生楷模黄文秀、杜富国、张富清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屠呦呦的敬业精神等,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生涯教育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自觉地摒弃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保持积极的态度。另外调查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在教导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教师也要传授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使他们可以自觉遵守规则进行择业就业,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逐步的提升自己。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就业观动态发展的特性,这就需要教导大学生如何分析自身特点与当前形势,理性的选择职业方向,并有意识的向适应社会需要的方向进行转变。
2、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素养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以及工作中能力的标准,工作的成功离不开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中除了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外,个人的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使得学生获得积极性;另外也可以举一些现实中成功的案例进行教导,增强它们对提升自己职业素养的和职业道德的认识。
3、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师不能一味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要多在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课程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多鼓励和帮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针对其特点进行个性化分析和培养,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结合适合自身特点与实践经历,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职业咨询和辅导的水平,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思想意识上的缺失和薄弱的环节,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启发和指导。
总而言之,思政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社会竞争中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以道德为关键,将思政课程的讲解贯穿到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配合实践讨论等内容,形成多方位的课程讲解方式。提升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同时,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工作者,为中国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出他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4-66.
[2]李会荣.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山西青年,2018(4):47.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4]王帅.试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3):257-258.
[5]张卫,李文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0,102.
[6]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7]邢晓阳.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J].郑州师范教育,2014,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