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命生态与安全课堂中如何提升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7期   作者:刘晓群
[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增加,进行知识探索的热情被不断地激发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增加,进行知识探索的热情被不断地激发。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断的提升,在生命生态与安全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延伸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丰富课堂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结合生活的实际,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训练与提升。通过教学与演练的结合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生命生态与安全知识的不断地增强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
        生命生态与安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课程,能够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价值观念的提升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提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生命生态与安全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从立足于课本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实现知识面的拓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立足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生命生态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人文和生物等多个角度的内容,能够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地拓展与丰富,教师可以在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适当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能够在通过课堂的学习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为推动学生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承载了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对教学活动的进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将课本的内容作为立足点,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推动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生命一样精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教材中对于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以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残疾人。再通过具体事例的验证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敬佩与尊重,比如汶川震后依旧对生活抱有信心的廖智老师,失去双臂却活出精彩人生的杨孟衡等。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事迹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顽强,增强学生对于生命以及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实践力
        生命生态与安全的课程内容中设涉及到许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能够推动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生命生态与安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前提,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不断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保护生态的宣传语。

的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未开发之地染上了人类活动的气息,原始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生命生态与安全的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类的持续性发展。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学习“善待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观察,并对这些行为的深远影响进行探究,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是如何对土壤、河流以及空气造成污染的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得到能力的锻炼以及知识的掌握,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生命生态与安全课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会以教师的讲解作为主要的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接收,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生命生态与安全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对课堂的形式进行创新与丰富,从而调动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能力的发展。
        在生命生态与安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与增强,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在进行用电安全知识的学习时,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对电器使用安全以及触电后的正确处理方法进行演练,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或者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通过课堂的互动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总结
        在小学的生命生态与安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应当从教材出发,拓展并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与发展;不断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起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兴趣,实现学生能力与素养的不断增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若男.浅谈对小学生命教育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9(19):161+160.
        [2]杨九俊.立足生命成长  追寻教育本真[J].江苏教育研究,2019(11):14-16.
        [3]苏浩男.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开展小学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