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也要随之变革。自从迎来了新课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着变化,教学模式也逐渐转变。以往的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讲得有多好,很少关注到学生学的情况,认为只要教师讲的好,学生的成绩就会高,成绩低就是教师讲的不好。并只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展,剥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情感无法得到表达,厌学、弃学成为普遍现象。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习惯与重点高中相比有巨大差距,学生学习为难情绪严重。本着科研兴校的思想,努力研究教育改革新理念,最大程度地使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我校引进了佳木斯市“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与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我也加入到对此课题的学习、研究中来,并以自己所教班级为对象进行尝试。通过一研究与实践我认为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生态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心理,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本的问题不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少,而是学生不主动参与到课堂里来。是教师错误的认为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或答错问题是由于学生基础差,实则学生或许不知道教师在问什么,或许根本没听教师在讲什么,胡乱一说而已。可教师当真了,以为自己没讲细。但任凭老师讲的多么慷慨激昂、生动形象,再详再细,学生要是不听,还是白费力气。教师要是还不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那就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越不会,教师越讲,到头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想很多老师可能都有所体会。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一是课堂上缺少对学生的有效刺激,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学习上产生懒惰心理,得过且过。二是学生在学习上从来没有成功的体验,学习信心严重丧失,对学习感到毫无希望。想学生听老师说话,必然先要学生亲近老师,怎样做呢?我觉得首先尊重学生,别把他当小孩,无视他的看法,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要多理解他们,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即使作为教师的我们认为学生的想法单纯、幼稚,甚至可笑。但是我们真的要沉住气,因为“堵不如疏”,堵则溢,疏则顺。拿出我们足够的诚意,细心耐心的引导学生,亲近学生,让学生信赖我们。
2、加强自身知识的占有量,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要广泛涉猎政治、军事、航天、综艺、娱乐、游戏等方面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并将它们融入课堂的教学引入、德育渗透等环节,使学生觉得课堂有新奇感和趣味性。
3、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初中得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打击、家长的训斥、教师的忽视,很少有成功的体验。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恰当的方式,顺势引导,逐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要经常激励学生前进,多说“你很棒!你已经进步了很多!”、“加油!你一定能行!”。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对“后进生”要付出足够的耐心,不打击和讽刺学生,使他们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 授之以渔”。学生会“学”,掌握学习方法要领,教师的“教”才有意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点拨者、启发者,帮助学生捋顺学习思路,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增强学习主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然而然的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2、培养学生从阅读中提炼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多读教材,充分预习,挖掘教材中提取要点和精华。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本,只有学生精读教材、精研教材、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才有“成果”可以展示。
3、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优势在于能全面的锻炼学生,特别是语言表达的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了“听课”,听课后做习题,然后再听,语言表达能力薄弱。要知道,语言表达力应用于人的一生,高中阶段一定要抓好该能力的培养工作。现在,社会对人才的界定不再只是成绩的高低,而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只有表达能力强了,学生才能用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目前的战略是要科技强国、创新强国。那么创新强国的内动力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高中阶段,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从高一起,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养成发现问题、探究真理的习惯。高二时体会由这种习惯所带来的成功,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探究问题,拓展思维,发散思维。高三时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学生的一种素养,而且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学生也会形成独立、自信、尊重他人的好品质。
三、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分组协作,竞争与合作兼顾。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层次均匀分组,根据各组课堂表现、上课状态、回答问题、展示成果等情况进行加分或扣分。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学生的好胜心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性的积极性增强,也能促进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由传统的师对生,变成生对生,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带动效果要远远好于单一的教师带动。获胜组的同学欢欣雀跃,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分数低的组也会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2、个体自学与小组互助相结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自己的理解,也通过不断的理解产生新的感悟,从而把握考题的方向。当然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无论是学习成果,还是那些通过学生个人自学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到组内进行研究、讨论和展示。形成资源共享,这样个人的成果或疑问经过集体完善充实就转换成为全组成员共同的成果了,达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3、设立小组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机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某个小组针对问题发言后,其他组可以对其进行评价补充或发表不同的看法,为全班提供再次交流信息的机会。还可以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命题解答。对同一个问题也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PK,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
以上是我对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与研究的一点体会。在具体的实践与尝试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它是符合我们学校学生特点的,并且我也在摸索中反思,如何将这种模式发挥的更好。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手不管,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业务精湛,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特别是教育方法上,每位教师各有不同,“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只有我们每位教师携起手来共同研究探讨,集合集体的力量,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陈瑜. 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究与实践. Diss. 华中师范大学.
【2】李玲莉.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 新课程(中学) 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