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策略,从引入生活情境,构建生活化课堂;重视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落实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交流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生活化;实践;小组合作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现代若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不会操作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其上各式各样的手机APP,学生在任何地方都会寸步难行。信息技术是初中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与过去作为单纯的副科教学不同,在信息技术作用不断提升的当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效率成为了初中一线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兴趣,让学生在不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操作与实践能力。
一、引入生活情境,构建生活化课堂。
与过去很多时候存在于概念中不同,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充分走进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只要不是与世隔绝,每个学生、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会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便利。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将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也就需要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生活化课堂,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更多地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教师就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技术产品吗?”针对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回答“电脑”,有的学生回答“手机”,有的学生回答“WIFI”,有的学生回答“电视”等。而在学生进行充分举例后,教师就可以再次提问:“那你们知道信息技术是什么吗?”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产品总结信息技术的定义。而之后,在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时,教师也可以重点讲述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如“5G”技术等。这样,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教师构建了生活化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快速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可以说,自诞生开始到现代超级计算机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一直被作为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有力手段,故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该只注重理论的教学,更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便捷的“实战演练”,对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在“创建演示文稿”这一知识点,在经过演示文稿使用手册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个人简介”这一演示文稿,要求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需要四到五幅幻灯片。而在这一作业的完成中,学生可以从网络上寻找模板模仿,当然也可以加入自己日常拍摄的照片或者现场拍摄照片使“个人简介”内容更加丰富。而在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作业上交,通过多种标准为学生的作品打分。这样,教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创建演示文稿”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落实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交流。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学生的“老师”也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师。无论在何种科目的教学中,充分地探讨和思维的碰撞都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而在学科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开展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这样,教师不仅能让学生取长补短,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还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完成更加复杂的课上任务和课后作业。
例如在“文字处理”这一章的综合应用中,在进行了前面知识的综合复习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一个传统节日,为自己班级要举办的活动制作一个节目表以及相关海报。由于这个任务实践量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而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送到相关的学习QQ群、微信群中,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教师让学生在组内与组外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使其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21世纪,信息技术在社会的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引入生活情境,构建生活化课堂;积极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小艳.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45.
[2]颜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