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李来宏
[导读] 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单纯治疗,剩余6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动脉斑块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发生脑血栓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小甚至消除患者动脉斑块,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脑血栓;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动脉斑块;联合治疗
        脑血栓是中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因为脑动脉主干或者皮质支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从而导致了血管增厚的情况,随着疾病发展,管腔狭窄情况不断加重,出现血栓从而引起脑局部的血流减少以及供血汇总段,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1]。近年来,我国进入了老龄化,同时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脑血栓发病率呈现上升以及年轻化的趋势,因为脑血栓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现就需要采取对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本文就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5.46±2.8)岁。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5.15±2.7)岁。组间年龄以及男女比例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经过颅脑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血栓,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肺疾病患者;合并肝肾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出现脑部肿瘤的患者;因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饭前口服,每天两次,剂量为75-100mg,实际药物剂量参照患者实际情况为准。期间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需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确保药物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联合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而阿托伐他汀用法用量为每次10mg,选用口服方式,每天一次,期间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需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确保药物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末次治疗结束判断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患者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极大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康复80%以上);有效(患者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减少,康复60%-80%);无效(患者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持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差,康复60%以下)。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有效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2)动脉斑块面积。
        (3)用药不良反应:腹泻;皮疹;转氨酶水平升高;恶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等显著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著28例,显著22例,无效10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58例(96.7%),对照组为50例(83.3%),(χ2=5.925,P=0.015)。
2.2 动脉斑块面积
        采用影像学检查观察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情况,观察到实验组患者的斑块面积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动脉斑块面积为(1.18±0.12)㎡,对照组为(1.66±0.45)㎡,( t=7.983,P=0.001)。
2.3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不同治疗方案实施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腹泻1例(1.67%);皮疹1例(1.67%);转氨酶水平升高2例(3.33%);恶心1例(1.67%),对照组腹泻1例(1.67%);皮疹1例(1.67%);转氨酶水平升高1例(1.67%);恶心1例(1.67%),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例(8.33%),对照组为4例(6.67%),(χ2=0.120,P=0.729)。
3.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在中老年人群的中,血管素质相较年轻时候明显下降,多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成了诱发脑血栓疾病的最重要因素,脑血栓发生时候,可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常用药物质量方式改善血管情况,达到缓解脑血栓疾病的效果。阿司匹林是当前临床中使用率最高的药物种类之一,在最开始使用的时候阿司匹林是被作为广谱抗炎药物,具有明显镇痛解的效果,但是随着人们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不断研究,发现阿司匹林除了简单的抗炎作用之外还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被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在脑血栓治疗中,阿司匹林能够活化血小板,通过和银子进行抑制来减少分子粘附性以及炎性介质的表达,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用于减少动脉斑块具有较好的治疗目的[2]。
        而以阿托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则是还原抑制酶的一种,该类药物治疗脑血栓主要是在进入人体之后,首先有效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阻断患者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从而起到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量。其次则是可以刺激细胞膜表面的反馈,极大的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能够达到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作用,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促使动脉周扬斑块区域稳定,大幅度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从而对神经达到保护作用,总的来说,他汀类药物能够起到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以及抗炎的作用[3]。在联合治疗的思想下,药物联合治疗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我们发现,当阿司匹林药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时候,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同时令人担心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副作用等情况并未发生。这与管慧[4]、林琳[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本研究中,经过不同药物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发生脑血栓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小甚至消除患者动脉斑块,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231(18):167-168.
[2]李俊,贾丽娜.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9):124+126.
[3]王维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35(09):59-60.
[4]管慧,李军成,冯念斌等.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01):86-87.
[5]林琳.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