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调脊手法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卢大地 李佳
[导读] 观察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的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到2019年12月在门诊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68例,观察疗效。结果 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68例,有效率达95.6%。结论 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疗效满意。
        [关键词]正骨调脊手法;胸椎错位综合征;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3        [文献标识码]B 
        胸椎错位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背部疼痛、肩部疼痛、心慌、头痛等不适症状。作者2015年11月到2019年12月在门诊运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6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2015年11月到2019年12月用正骨调脊手法[1]门诊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 18~78岁,平均(39.8±6.2)岁;病程1d~4年,平均(24.0±4.1)d。胸痛59人次,胸闷28人次,呼吸困难12人次,背部疼痛42人次,肩部疼痛18人次,心慌13人次,头痛2人次。所有患者均拍胸椎正位、侧位DR片检查;做心电图检查。排除冠心病、肺部疾病等内科疾病,胸部外伤、胸膜炎等外科疾病,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神经病,肩周炎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及随访脱落的病人。
1.2 正骨调脊手法[1]:
        (1)胸椎正骨调脊理筋手法:取俯卧位,用揉法、滚法、推法、拍法等施于肩背部,重点施于上位胸椎两侧,以放松肩背部软组织。
         (2)胸椎定点后扳上提复位法:以T4胸椎错位为例,坐矮凳上,双手十指交叉锁紧抱于枕部;站背后,用一块毛巾或棉布叠成约10cm高的圆柱状,触诊清楚T4棘突,用毛巾柱或棉布柱上端垫在T4棘突下。嘱低头,医者下蹲,用胸部顶住毛巾柱或棉布柱,双手从患者腋下绕过其双上臂,双手十指交叉扣于患者颈项部或抓握住其双前臂。嘱挺胸、抬头,医者双肘部夹紧患者双上臂,然后轻轻后扳、缓缓上提其双上臂,用“巧劲”突然向后上方发力,同时胸部向前顶推毛巾柱或棉布柱,可闻及“啪啪”一声或多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表明手法复位成功。本法主要用于胸椎错位复位。
(        3)胸椎正骨调脊结束手法 用拍法、揉法、滚法等施于肩背部,最后分推肩背部,结束手法操作。
1.3诊断方法:参照龙氏正骨“三步定位”诊断法及潘氏正骨“压痛点定位”诊断法。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评价疗效。
1.5结果:我们采用正骨调脊手法[1]治疗胸椎错位综合征68例有效率达95.6%。见表1。
                              

2  讨论
        胸椎错位综合征是指胸椎椎体错位和胸椎小关节紊乱造成的胸椎椎间孔变小及胸椎小关节在关节囊内微小滑移等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胸椎错位多因姿势不当、外力损伤、用力不当或其他活动不协调等因素导致的胸椎椎体错位和胸椎小关节紊乱,属于中医“骨错缝”范畴。胸椎椎体错位可以造成相关胸椎椎间孔变形,神经根代偿空间变小,挤压刺激相关神经根及脊柱旁分布的交感神经旁节[3]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如挤压T1~4神经根可能刺激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T1~4错位还可以刺激臂丛神经分支出现肩部疼痛[4]等不适;根据肌筋膜链相关理论,胸椎错位可以造成局部竖脊肌出现紧张、痉挛, 牵拉枕骨下肌群,造成椎枕肌紧张,紧张的椎枕肌挤压枕部相关神经出现头痛等不适[5]。胸椎小关节紊乱可以刺激窦椎神经引起胸痛、背部疼痛等不适;刺激肋椎关节的肋头处胸椎交感神经节及上位胸椎(T1~4)的胸神经节灰交通支[6]等出现胸痛、背部疼痛及心慌等不适。
        目前,胸椎错位综合征临床很常见,但并不被主流医学认可,仅仅掌握在少数手法治疗医生手中,还没有被临床医生普遍认识,导致一些胸椎错位综合征的病人经常被误诊误治。作者希望临床医生了解一些关于胸椎错位致胸椎错位综合征的情况,减少误诊误治。本病极易与心脏疾病相混淆,要注意鉴别诊断,排除心脏疾病,防止误诊误治。潘氏正骨“压痛点定位”诊断法中“膻中穴压痛”可初步判断胸椎错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诊断符合率高,甚至可以单独用于胸椎错位诊断,是我们临床常用的初步诊断方法。正骨调脊手法治疗[1]胸椎错位综合征,医者须经过正骨调脊手法[1]培训,同时拍胸椎正位、侧位DR片排除手法治疗禁忌症。本法诊断、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资料
[1] 卢大地. 浅谈正骨调脊手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2):27~3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8-189.
[3]孙方.电针配合整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7):836~839.
[4]卢大地,卢晓月,刘丽,等.正骨调脊手法治疗颈源性肩痛疗效观察. [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6):499~500.
[5] 卢大地. 正骨调脊手法治疗第3腰椎错位致头晕伴头沉重感1例
[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9):101~102.
[6] 李义凯,钟世镇,李忠华,等.肋椎关节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颈腰痛杂志,1997,18(1):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