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趣是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和学习能量的调节者,是学生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前提和支撑,就势必会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从而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教学预期。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富有趣味性。下面,本文就对初中体育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做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趣味课堂;游戏;情感;评价
在应试教育理念统治下的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通常是以被动者的身份日复一日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训练任务,这便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此时,若想使初中体育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就应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首位,并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出发,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模式、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优化,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与训练之中,从而促进体育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
一、引入体育游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仍是他们最为喜爱的活动形式,且总是能够心情愉悦、全心全意、精神振奋地投入其中。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在对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趣味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学于乐。
在足球课上,在完成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后,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我将足球接力赛这一游戏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首先,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三大组,要求每组的第一个学生在听到“开始”的口令后迅速运球到球场对面的终点,并在返回后将球传给后一名学生,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组即为获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都很强,且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样,通过将趣味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而且还使学生熟练掌握了足球运球的基本技能,这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寓学于乐。
二、融入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其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由于体育教学环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场景,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情绪感染而形成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学习动机。
基于此,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将情感教育置于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和情感的变化,并将“情感”这一主线寓于体育教学始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为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情感,在体育课上,我时常会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因材施教,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球类运动为例,有的学生喜欢打篮球,有的学生喜欢踢足球,有的学生喜欢打排球,自然还有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此时,我便会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而通过组织体育竞赛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此外,在体育课快要结束时,我通常会以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整节课的学习,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在体育课上仍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这样,通过将情感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而且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三、实行多元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检查、总结和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其中,多元评价作为对传统单一评价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其更为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方位的评价。此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元评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为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我采取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在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将对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以及交往合作等方面素质与能力的考核一并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其次,多元评价强调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化。为此,我便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加入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家长评价,并让各主体积极参与到了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选择和结果的确定中。此外,我还对身体素质差,但课堂表现较好和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适当放低了要求,并时常给予他们正向的评价和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使体育教学更具丰富的情味。
总而言之,要想使初中体育教学尽早走出“高耗低效”的藩篱,促进体育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教师就需及时摆脱落后的教学观念,转而从学生的学习、身心和思想认识实际出发,积极完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情感,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季永生.趣味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6(04):12-13.
[2]修小双.趣味体育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