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学情 寻差异 定目标——数学同步课堂前测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江赣飞
[导读] 同步前测是同步课堂教学的依据
        【主要内容】同步前测是同步课堂教学的依据。有针对性地对同步前测进行分析,对学情进行摸底,才能找准课堂分层点、凸显同步点,在同步教学的过程中明晰薄弱点、突破差异点,精准定位、异中求同、同中存异,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同步教学预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促使课堂同步体现价值性,富有操作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同步课堂    前测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互联网+义务教育”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新华小学作为衢州市名校,与新华小学下村校区这所农村完小成为“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利用同步课堂技术,推进城乡均衡教育的发展。
        新华小学下村校区是自然小班化,学生在生长、学习环境和数学基础、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等方面与新华学生都存在差距。同步课堂的初期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存在“忽略城乡学生差异,简单化同步”的问题。
一、前测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正确把握学生的探究起点,教学才能真实有效。
        通过前测可以清楚地了解学情,找到最近发展区,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设计、实施有效的同步教学过程。根据前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找准差异,明晰各自的薄弱点,定位同步课堂的教学重难点,因生而异,因课而异细化教学设计。
二、前测单设计要求
(一)以生为本,少而精
        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这节课的重难点,主授教师和辅授教师共同商讨设计前测题,为后续备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同校区侧重点的确定做好准备。题目的设计做到少而精,紧扣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1]
(二)梯度设计,分层次
        要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设计不同程度的前测题,首先要体现基础知识的检测,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可以进行稍高难度的拓展性练习的检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总的来说,前测题的设计要有层次和梯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体验成长和获得的快乐。
(三)形式多样,不繁琐
        前测的形式灵活多样,除了用最常见的纸质前测单,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预习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新知自学的情况,还有可以对两个学校学生进行谈话,通过与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的谈话,了解他们对新知生长点的掌握情况,确定怎样引导学生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最为有效的同步教学方式。[2]
三、同步前测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关注前测,了解学生认知差异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设计并组织相应的前测活动,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实施策略。[3]特别是同步课堂的教学,更应关注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差异以便找准对策进行弥补,缩小城乡差距。
        比如在《角的度量(二)》这节课中,为了解学生角度测量的能力水平,我这样进行了前测:准备了一个70°的角,从新华学生中选取了好、中、差各6名学生,助教老师在下村班级选取好、中、差各3名学生进行逐个前测,并提供直尺、两块不同的三角板以及量角器供他们选择测量。前测后进行数据统计,得到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下村学生对量角器相对陌生,如何度量角的大小也几乎是无从下手的。新华学生对量角器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度量角的大小。城乡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上存在认知的差异。
【对应策略】
1.理解度量单位,在《角的度量(一)》这一课中重视1°角的认识过程。
2.除了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还要知道量角器的设计原理就是将小的角度单位(1°)进行叠加,形成的一个180°的半圆。
3.角的度量环节以城区学校新华为主场,向下村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进而补充交流。
(二)关注前测,调整课堂预设流程
        前测让我们从“想当然”的教学开始走向“理性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温度》这节课的前测单中,有这样一题:北京:零下2℃——5摄氏度。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可以一种,也可以多种。)从前测中了解到不论是新华还是下村学生,一小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表示,大致有这四种表示方法:


       
       
       
【对应策略】
1.有效利用前测的价值,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收集、分类、整理。
2.将多种表示方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同步备课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
四、小结
         同步课堂中进行前测,能够对学情有更精准的了解、对教学问题展开更精准的研判,主授教师和辅授教师由此自觉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改变教学策略,让数学同步教学走向高效,促进城乡均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小梅.数学前测单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9,(第1期).
2.毕竞,王虎.关注教学前测找准学习起点[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第1期).
3.王杜魁.实施有效前测 打造高效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6,(第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