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49例护理体会及血栓风险评估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范黎明 段小艳通讯作者
[导读] 探讨4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及血栓风险评估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4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及血栓风险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4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A组(n=24,常规护理)和B组(n=25,血栓风险评估),比较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肺栓塞发生率低于A组,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实施血栓风险评估,能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准确预测,有效控制肺栓塞,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倘若栓子脱落,很容易发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1]。该病在术后较常见,如果治疗不当,会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本研究选取病例简要论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及风险评估效果。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研究对象4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方式,把研究对象划分A组24例和B组25例。A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51-78岁,平均年龄(64.53±2.77)岁。B组男女比例14:11;年龄最小者52岁,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均值(64.36±2.21)岁。两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未见显著差异,P大于0.05,可比。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从饮食、用药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B组在该基础上实施血栓风险评估,具体如下:
1.2.1入院评估
        下肢深静脉血栓初期症状、体征不明显,需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加以预防。入院当天,详细采集病史,记录并发疾病、药物及外科治疗情况,参考Wells评分表[3],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有效预估。倘若已确诊,应加强入院沟通、健康教育,防止肺栓塞,并进行常规护理操作,以免发生血栓脱落情况,造成严重后果。
1.2.2加强沟通
        术后,提醒患者下床活动,倘若其无运动能力,需辅助其进行被动训练,确保回心循环。倘若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已确诊,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指出抗凝治疗周期长,需经历3-6个月,提醒其切勿自行停药,以免血栓复发。在血栓脱落风险解除之前,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禁止下床活动、大小便等。
1.2.3定时检测
        一些患者存在血栓风险,并接受抗凝治疗,关注其出血情况,定时巡视。倘若抗凝过程中出现血便、血尿、腹痛、神志不清等症状,立即停止治疗。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确诊患者,应关注其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晕厥、咳嗽、咯血等,加强肺动脉栓塞警惕和预防,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师抢救,始终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1.2.4日常护理
        确诊后,加强患肢保暖,预防感染。在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提醒其日常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增加饮水量,加速血液循环。依据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辅助其半卧。安排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叮嘱患者起坐、翻身时应轻柔,切勿用力咳嗽、排便等,如果发生便秘,可进行灌肠治疗,或者,用甘油助排便。应用弹力袜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并告知其相关禁忌症。非血栓形成患者,督促其于术后下床运动,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1.2.5抢救准备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输液过程中应保持通畅,倘若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需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预先将抢救药物、抗凝药品准备齐全,给予吸氧处理,控制氧流量,以4-6L/min为宜,并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肺栓塞发生率:记录肺栓塞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②护理满意度: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含护理内容、态度、方法,划分非常满意(90-100分)、比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分值与满意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t检验。P<0.05,提示实验数据有差异。
2结果
        B组肺栓塞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A组高,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一旦发生肺栓塞,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4]。调查显示[5-6],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为30%。临床上,应加强对该病的重视,发挥Wells评估表作用,使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诊断和预测,识别、警惕高危因素,对该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加以区分,以便得出更加科学、准确的诊断结果。对于确诊患者,从多个方面,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将治疗期间注意事项、临床症状、抗凝药物及弹力袜副作用告知患者,增强临床疗效。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为4%,低于A组的29.17%;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A组的70.8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血栓风险评估非常关键,便于及早预防,降低该病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综上,依据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特点,将各项临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并关注风险评估,对肺栓塞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及早康复出院,并为后续同类疾病护理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成雪.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24-326.
[2]王首骏,王帅兵,王彤,等.乳腺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血栓风险评估[J].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3):1199-1203.
[3]孙文莉,郭莲焕,李彦林,等.1例妊娠剧吐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138-139.
[4]袁萍,唐敏,刘易君,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改善情绪中的临床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26-128.
[5]杨艳玲.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7):97-98.
[6]刘丹.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4):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