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护理用于大肠癌手术的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蒋素红
[导读] 对大肠癌术后的肠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
        【摘  要】目的:对大肠癌术后的肠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例,所有患者均行肠外营养支持,并总结与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中的10例患者经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满意,无肠外营养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产生,患者的营养状况佳,且康复出院。结论:营养支持在大肠癌术后有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通过临床护理可避免营养支持并发症情况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营养支持护理;大肠癌;手术;观察
        在我国,大肠癌是一类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显著,在发现时往往为中期或晚期,此阶段,患者的营养状况也是极不理想的,术后患者需禁食,为了维持患者机体所需的营养,临床往往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来补给营养。肠外营养具体指的是从静脉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的养分(如脂肪、水、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电解质等),以避免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在营养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帮助恢复体质,并且还可减少术后病死率与并发症的产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共有10例,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为46-90岁,平均年龄(67.53±10.96)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肠癌,且计划行手术治疗,术前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比本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性小P>0.05,有研究分析价值。
        1.2方法
        患者在肠癌术后次日为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共进行5-7d,由医师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来开具个性化肠外营养处方,再输入给患者,本研究患者使用颈内深静脉置管的方式输注肠外营养液。
1.3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分析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数据检验为“X2”。得出的结果为P<0.05时,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
2.结果
        本研究中的10例患者经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满意,无肠外营养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产生,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代谢性并发症情况(轻度高血糖)、2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营养状况佳,且康复出院。


3.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可向其介绍肠外营养治疗的目的以及作用,同时告之输注时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使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得以消除,肠外营养通常使用PICC或深静脉置管,本研究中的40例患者全部运用颈内深静脉置管,在置管前还应向患者说明置管的重要性与好处,获得配合与理解,在治疗前要让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观察置管护理:在为患者给予置管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观察是否有空气栓塞、气胸、导管错位等情况的产生,每天检查置管长度,查看是否有脱出现象。输注前要使用注射器来回抽血液,确保回血后才能进行输注。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消毒处理,避免感染问题。与此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肿胀等现象产生,穿刺处要确保皮肤的干燥性,按医嘱换药,注意不可经此置管输血、抽血等。患者静脉输入营养液后若出现了发热反应,应找出具体原因,如果是导管感染或营养液感染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停止输入,再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如果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情况,首先应当考虑是否与感染有关,再拔除导管(无菌原则),导管尖端剪下1-2厘米,并给予细菌培养,再于药敏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拔管时注意使用无菌纱布按压15min,并静卧半小时。
        代谢性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前与治疗期间,需要紧密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展开实验室监测,不仅需要对出入液量进行记录,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电解质、血常规、血糖水平以及监测肝肾功能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腹泻、恶心、腹胀等反应,掌握患者脂肪廓清情况,对血浆蛋白、氧分压、尿、酮体实验室检查情况进行监测,针对患者具体的体内代谢动态变化来调整配方,防止代谢紊乱。
4.讨论:
        对于患有大肠癌的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碍与营养不良反应,而就临床而言,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在手术后,患者需要禁食,这样将会加深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与营养不良反应。大肠癌手术后对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是相当有必要的,肠外营养除了可以帮助患者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节省氮的消耗,使负氮平衡得以改善,同时还对器官与功能与结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维持细胞与组织的正常代谢,确保机体生理功能的有效调整。在对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时应注意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据有关资料显示,胃肠道功能存在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实施营养支持应以EN为主,而PN与EN的联合使用是临床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此,大肠癌术后对患者实施PN时要注意,患者恢复胃肠道功能后则就及时过渡至肠内营养,以此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巧珍.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3):131-132.
[2]唐浩茜,林月,林曼媛.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策略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160-161.
[3]郭美算,郭小燕.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107-108.
[4]戴欢,杨永红,谢绿素.40例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12):916-917.
[5]姜燕,朱小萍.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06):500-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