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从“实践活动”中出发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7期   作者:唐秋玉
[导读] 在当前新教材和新课程理念推行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摘要]
        在当前新教材和新课程理念推行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数学新教材中,需要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取,可是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容易忽视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从而大量埋没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而实际上,从这些“实践活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笔者经过近两年对新教材的教学,获得的一些体会,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在当前新教材和新课程理念推行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数学新教材中,需要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取,可是数学教学过程中这些“实践活动”的教学,老师们往往容易忽视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从而扼杀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而实际上,从这些“实践活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笔者经过近两年对新教材的教学,获得的一些体会,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为何从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时机。
        心理学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碰到的数学问题时,他们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寻找新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培养的创新意识创造有利时机。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可能性的大小”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进行试验。首先,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发学具——各组一个盒子,每个盒子放入6个红跳棋,蓝跳棋2个;制定规则:摸 棋子时不能偷看,每次摸前需将盒中的棋子摇匀,并且要分工合作,一人摸棋子,一人记录。从而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急于探究,积极思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时机。
         (二)“实践活动”课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主要前提。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亲身体验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例如:在教学“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12人为一组,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纸,让他们每人都动笔来制作一年当中的一个月,使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这样每个同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接下来,他们小组内每个同学都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去制作这张年历,比如每个的1号是星期几,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有哪些重要的节日,以及如何设计使这套更美观等问题,每个同学都会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这样,比老师站在讲台上去讲,效果要好得多。最后,实践结果3个大组制作的出来的年历都无一漏洞。有的组还标出了一些节日的日期来。我想,如果不是让学生亲自体会制作年历的方法,没有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难看到有这样好的结果。
        (三)“实践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不墨守陈规,用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中,我是这样去设计这堂课的。(1)活动的准备:叫学生观观察我们的校园和其它学校的校园,并且用平面图的开式画出来;自己准备一些平面图。教师出示平面图,通过简要讲解让学生有夫可循。(2)活动过程: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校应该怎样设计,就添设什么?当然,要求要合理。

结果学生认为增添的东西可能有:①操场上,应该增添一个花坛;②学校应该增设乒乓球台;③学校应该多硬化道路和场地,让大家更多的活动场所;……等等,不一一例举。(3)设计新校园,画出校园设计平面图。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需要数学知和技能解决的问题,如场面的大小,添加设务的形状和大小等等,这都需要学生去进行思考。这整个活动的过程,都是一个动脑的过程, 通过讨论交流过程可以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同时也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时应该怎样去设计?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小学阶段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室外实践活动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测量》时,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对球场上进行实地测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的概念;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我带领学生在校园门口的水泥路段进行实地目测、步测、测量。这些操作的效果都比从教室里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去想象要好得多。
        三、教师在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课时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1、注意实验活动的切实可行性。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设计的实践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除考虑到教材因素、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2、注意设计实践活动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
        小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同时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所以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学具操作为主,并且结合学校实际情,开展一些室外数学实践活动。
        3、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主角。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导向、动机的激发、情景的创设等。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去观察、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等。
        4、注意实践活动结束时要进行及时的评价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要恰当地进行评价,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树立下次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实践活动课”中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的主动性,发展学生学习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同时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观察等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了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础教育教网《浅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中国教育资源网《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