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并发症以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98例急性心梗患者PCI术治疗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及负面情绪。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1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预防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缓解负面情绪,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心梗;PCI术;并发症;负面情绪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来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于患者具有明显治疗效果,采用合理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负面情绪[1]。本研究选取98例急性心梗患者PCI术治疗患者,探讨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98例急性心梗患者PCI术治疗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0-72岁,平均(59.62±1.56)岁。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40-73岁,平均(59.60±1.5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及时送患者到CCU病房,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观察术区是否渗血,是否发生皮下血肿。合理抬高穿刺部位,预防水肿、血肿,术后提醒患者大量饮水,利于造影剂排出。若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包括:①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预防其过度担忧。保持舒适病房环境,控制探视次数,使得患者处于安静环境下修养。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通过康复患者病例解说,提高患者康复信心,缓解其心理应激反应。②护理需保持良好态度、行为,消除患者心理压力。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其感受,针对性心理疏导,改正患者错误认知,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③指导患者合理放松,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发生来消除负面情绪,可通过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来进行放松,利于心理情绪的放松。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负面情绪,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实施评估,得分越高显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为12.24%,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梗需要早期开通梗死血管,从入院到接受PCI治疗,需要确保其时间短于90min,如此才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在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是否具有良好情绪,对于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3]。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者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下,会使得机体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针对性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预防患者情绪过度波动,且在患者心理变化时,能够更为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及时疏导。术后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使得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心态,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对于机体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4]。
总之,心理护理可有效预防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并发症,对于负面情绪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郝筼.心理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7):113-114.
[2]王慧.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1):46-47.
[3]关少彬.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51-153.
[4]罗青.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3):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