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报告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沙力比艳·提力瓦力迪 姑丽巴哈尔·热合曼
[导读] 总结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
       【摘要】总结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对于生命体征的监控非常关键,需要全程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合理的进行补液,维持各项体征的稳定,并且在患者治疗期间注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坠床等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同时护理中注意做好病情的观察与监控,包括神志、尿量变化等,并进行详细记录,一旦发生休克征象则立即准备相应的抢救措施,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在药物使用期间则监控血压值,结合血压变化情况调整药物浓度以滴速等,防止药物外渗。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护理;措施
【Key words:】hemorrhagic shock; nursing; measures

        失血性休克因为大出血引起疾病,大出血原因包括大血管和脏器破裂,造成体内循环不足,引起微循环方面的障碍、代谢方面的障碍以细胞缺氧损伤。及时有效的抢救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关键,但是在治疗期间科学的护理配合也非常关键,因为休克发病迅速,可合并出现多种并发症,需采用快速准确的急救措施,实施严密的病情监控,提升抢救成功概率。因此本文以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依据,分析护理措施,保证护理质量。
       
1一般(临床)资料
        患者李宏梅,女,47岁,因左侧舌部肿物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入院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舌出血(外院术后)③失血性贫血,16小时前患者左侧舌部肿物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生大量出血,出血量3000ml,给予止血处理,回普通病房后再次出血,故再次手术探查及止血治疗,局部加压固定,前后保守估计约失血量4000ml,输血约1100ml,T:37.8℃,HR:19次/分,R:25次/分,BP:82/58mmHg,结合患者情展开急诊护理,后患者脱离危险。
2护理
        2.1急救的护理
        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使用18g套针进行快速输血与补液,并在医嘱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将患者衣物中纽扣等解开,防止气道受到压迫,并清除分泌物。
        短时间内快速补充循环血量是抢救的关键,因此在患者达到之后需立即建立2-3条静脉输液通道,如条件许可可以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对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控,实现快速扩容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心功能监控。抢救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输液的部位,选择下肢大隐静脉,首先选择是输注晶体液,及时输入血液,维持血浆渗透压,防止出现水肿以及是心力衰竭。
        注意对患者呼吸道的保护,维持后效呼吸,在接诊之后立即进行吸氧,提升血氧饱和度,已经出现休克的患者无法自主将口腔内的分泌物排出,需要进行及时的口腔清理工作,做好气管内插管,准备适宜的气管内导管、喉镜以及牙垫等,做好抢救工作。
        2.2病情监控的护理
        病情的发展需要进行综合监控,观察患者的神志等变化,对于皮肤颜色等进行综合分析,观察患者是处于代偿期还是抑制期。对尿量进行监控,记录血压以及脉搏,了解疾病的变化。


        T、P、BR等指标的观察以15-30min一次的频率进行,并对各项抢救措施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需要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的反射情况,如发现皮肤的颜色、温度、皮肤转暖和红润则表示休克已将好转。同时需要对周围静脉和甲床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记录液体出入量。
        尿量是对肾脏灌流情况的直接反映,如尿量减少一半则是就休克的早期表现之一,需要对患者留置导管,对尿量进行观察,一旦尿量低于20ml/h,则提示肾脏血流灌不足,需要补液,如尿量恢复,达到30ml/h以上,则表述循环状态得到改善。
        观察患者微循环,如发现面部发白、发冷、脉压缩小则表示休克加重,如患者皮下出现瘀斑或渗血增加的问题,则表示症状加重,需立即告知医生,准备肝素、低分子左旋糖酐,配合抢救。
        2.3药物使用的护理
        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维持血容量的充足,可使用血管活性类药物对微循环进行改善,但是药物使用应该从低浓度开始,速度维持在缓慢的状态下,每5-10min进行一次心电监控1,结合血压变化值对药物的浓度和滴速进行调整,严格的控制药物的外渗。
        输液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患者的心脏机能,患者因为失血量较大呈现出烦躁不安的问题,需要放置因为躁动而影响输液的情况,使用可靠的固定措施,将输液针头和输液置管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固定2。注意液体的组合和配比工作,输液量不断需要补上丢失量,同时还需要考虑补偿血管的渗漏和容积扩大造成的有效循环量减少的问题。
        2.4体温、意外的护理
        治疗期间需要按照4h/次的频率进行体温测量,调整温度和湿度,做好保暖各项措施,但是不可使用热水袋等方法防止发生烫伤,如果体温升高可使用物理降温措施3。同时可以使用升温机进行加温操作,温度维持在38-40℃之间,并进行持续保暖的方式,不可单纯借助提高皮肤温度的方式维持体温,防止症状加重。可选择导热性较差的物品利用棉被、毛毯等,避免皮肤直接与导热性较强的物体直接接触。
        如病人情况允许需要以2h/次的频率翻身,防止压疮。如患者烦躁或者神志不清,则需要加强防护栏,避免坠床。
       
3小结
        失血性休克是指血液迅速流失到血管之外4,造成微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休克,造成循环血量骤然减少,组织内血流灌注不足,病情危重,发展至晚期可出现多器官功能的继发性损害以及衰竭,因此需要在抢救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严格的进行病情的监控,观察患者神志、尿量、心率等,及时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补液与输血,以提升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出现5。
       
【参考文献】
[1]林静.预见性护理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20,28(5):159-160.
[2]张屹敏,柯亚萍.失血性休克早期加温输液输血的护理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6):1020-1021.
[3]鲁雅儿.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及预后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6):1301-1302. DOI:10.3969/j.issn.1009-7147.2019.06.107.
[4]张赫.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3):146.
[5]梁铝芳,古凯媚,刘笑.急诊护理干预预防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