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王姗姗 李研
[导读] 主要重症神经病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重症神经病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重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等分为两组。纳入研究的对象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其中常规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白蛋白等临床营养检验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74.42%)远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37%)(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场内营养治疗联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令治疗的效果获得有效的提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神经内科;肠外营养;针对性护理
        引言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会造成机体蛋白质异常消耗从而影响免疫功能。目前营养支持治疗及相关护理已经列为神经内科治疗的重要部分。重症患者病情危急,营养支持护理是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不佳情况的主要方式,可分为肠内和肠外两种途径。本文主要探讨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重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等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例。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0~61岁,平均年龄(41.2±1.1)岁。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2~59岁,平均年龄(40.8±2.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第1天经胃管或鼻饲管注入300~500ml肠内营养乳剂,如无不良反应发生,可将喂养量逐渐增多,控制在每天1500ml,每隔4小时对管路进行一次抽吸,如患者胃液超过200ml,应暂停喂食。对照组在肠内营养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即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告知患者肠内营养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对其肠内营养期间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并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及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体输注量。观察组在肠内营养期间实施个体化护理,先组建个体化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设计个体化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沟通时注意灵活运用沟通技巧,语气尽可能保持亲切,在取得患者信任后,再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循循诱导患者勇敢讲述内心顾虑,帮助患者学习自主调节情绪,并列举一些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给予患者正向激励;部分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护理人员可与患者约定好相关手势动作涵义,并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在患者面前禁止提及恶化、死亡等具有消极意义的词汇,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应尽可能保持面部表情自然,为患者服务时始终面带微笑。(2)输注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鼻饲管输注量和速度予以控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小到大,注意监测患者胃内残留量,如胃内残留量达到200ml,应降低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注意保持鼻饲管内营养液温度适宜,避免营养液过冷或过热;每日更换营养液输液管道,确保管路接头处于无菌状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3)并发症预防护理。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引导其学会有效排痰,对其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呛咳、发绀等征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液输注,反馈给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处理;采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患者的压疮风险进行评估,采用气垫床,指导患者定期翻身,减少局部长期受压;定期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可打湿毛巾为患者擦拭下肢,待患者病情好转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密切观察和记录其排便情况,嘱咐其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2结果
        2.1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
        试验组护理后之后,发现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尿素氮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
        2.2治疗有效率
        试验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8.37%,这一有效率要比照组的74.42%(P<0.05)高出很多。
        3讨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一般均会出现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会对患者进食产生影响,同时还使自身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和高分解的状态。因此经常会使患者产生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情况,临床经常表现为急性低蛋白血症及患者自身多器官功能的衰竭等。所以强化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在营养上的支持与治疗,对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患者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肠内营养主要是经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有效营养支持形式,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营养素比较容易获得吸收,并且在给药上也相对比较便捷,其与人体生理上需要较为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存在严重颅脑损伤,导致其自身机体一直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中,导致丘脑-垂体-靶腺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处于负氮平衡;同时胃肠功能常处于紊乱状态,消化吸收不良;下丘脑、脑干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进而影响营养物质摄入,此时患者的分解代谢水平远高于合成代谢水平,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收到影响,使得营养得不到有效吸收,或发生低蛋白症、负氮平衡等情况,严重的威胁到了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营养护理支持为神经内科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以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研究显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对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具有重要意义。在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中肠外营养护理和肠内营养护理都有着显著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相对而肠内营养护理,肠外营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肠内营养是目前危重症患者首选的喂养方式,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为鼻饲,鼻饲方式保证患者胃肠黏膜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同时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或避免肠道对毒素进行吸收,减少患者的感染、便秘、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物质中包含的免疫球蛋白可对患者的营养结构进行改善或调整,使其可满足患者的代谢需求,而营养剂能够直接在患者肝脏内发生合成反应,减少了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1]闫秀峰.免疫肠内营养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7):55-57.
        [2]郑冬香,卢婉娴,谢佩卿,等.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03-205.
        [3]郭会丽.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44-145.
        [4]王金萍.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110-110.
        [5]谭志红,陈梅芳,卢志英,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时机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