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展开也迎来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行因材施教,达到培优补差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优补差;教学策略
过往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采用着“一杆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行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习惯,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优补差工作探究。
一、尊重学生差异性,制定分层教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一再强调师生地位的转变,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考虑到数学学科的难度,很多学生容易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偏科的问题,课堂教学也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学的好的学生更愿意学,学的不好的学生则会更加排斥。对此,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我们认为不同的初中生在面对数学学科时,容易出现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那么,我们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制定分层教学法。
例如,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我们将作业的内容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其中必答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过认真听讲后就能够回答上来。基础知识的内容多为比较简单的,同时注重对前后知识的关联。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脉络,理清数学知识的体系,以此强化数学数学的粘性,帮助此类学生更好地跟上队伍。而选答题的内容则是要具备一定难度的,在布置中,我们整合了近些年来中考数学的重点题型与难点题型,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把握。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找寻数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再通过不断的训练加以巩固,便于日后更熟练地运用。同时,除了对知识内容的把控,分层教学法的目的还在于帮助不同的学生树立起对数学学科的自信心。“学困生”之所以排斥数学,多是因为自己不了解,那么在作业布置上让他们能够完成,便是迈出了树立自信心的第一步,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改善以往教学评价机制,制定分层式评价方法
从过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以及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评价大都以分数为主,意在建立出一种“分数英雄论”的氛围基调。但是分数真的能够全面考核一个学生吗?很显然并不是的。初中教育该当立足全面,我们既要求学生的成绩能够得到提高,更要求学生的素质能够提高。
对此,从不断的摸索中,我们发现分数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例如,在每进行一次数学考试后,除了以往的分数排名外,我们也设置了进步排名与学习态度排名。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固然值得鼓励,但从不合格到合格更值得鼓励,这也是进步排名的设置意义所在。教师要通过这样的排名发现不同进步的学生,同时也让不断进步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更有动力地提高自己。此外,我们在进步排名外也设置了学习态度排名。该项排名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察是需要更为全面的观察的,其中更需要祛除掉个人情感,进行理性考察。但在同时学习态度排名的意义也至关重要。从过往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呈现了比较好的学习态度,但是分数就是得不到提高。我们认为这类学生大多数是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使学习走进了死胡同。那么,该项排名的目的便在于让教师看到此类学生,并及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纠正,让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获得进步。
三、整合课前、课上、课后的三项教学阶段,实现教学的整体性
初中数学学习该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环节的把控。要同时立足于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与课后复习。从整体上进行培优补差教学工作。
例如,针对学生学习的三个时间阶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课件。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通过微课的方式制作相应的视频课堂,并将课件下发到学生所在的微信群,由学生自行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同时,我们还在微信群内设置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个优等生与学困生组成,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来,学困生出现了问题可以向优等生请教,二来优等生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同其他优等生进行讨论,以此获得解题思路,得到提高。全面整合数学学习阶段,能够同时帮助优等生和学困生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尊重学生差异性,制定分层教学法、改善以往教学评价机制,制定分层式评价方法以及整合课前、课上、课后的三项教学阶段,实现教学的整体性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初中数学学科的特性与不同学生的特性,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解决学习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观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优补差策略[J]. 中学时代, 000(10):23-24.
[2] 宋章碗. 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优补差[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7):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