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龋齿属于口腔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疾病,属于WHO所认定的三大疾病之一,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显著。在国外的统计数据中,5岁、12岁以及15岁龋齿补牙数一般在1.7、2.1、3.2左右。在我国的统计数据中,全国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中龋齿发生率均在50%以上,整体发展形势严峻。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龋齿发生预防效果,本文简要分析正畸患者龋齿发生倾向及其预防方法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正畸治疗;龋齿倾向;预防方法;研究进展
0.引言
近些年随着人们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以及对于面部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正畸治疗患者不断增加,在正畸治疗期间除了需要长时间佩戴正畸装置,同时托槽黏结之前需要对牙釉质酸蚀操作,此时粗糙的表面和托槽的周边很容易聚集大量的菌斑,此时便会导致牙齿清洁度遭受影响,长时间后便会导致龋齿。正是因为这样在正畸治疗期间龋齿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对此,探讨正畸患者龋齿发生倾向及其预防方法研究进展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正畸患者龋齿发生倾向
1.1龋活跃性
龋活跃性主要是指人群的龋病发生风险以及倾向性,有研究认为使用固定矫治器的儿童或青年龋病的活跃度比较高,龋病的敏感性也比较高。导致龋活跃性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齿的形态,牙菌斑的成分等。有研究认为,和矫治治疗之前相比,在使用矫治器之后唾液当中的HCO3-浓度会有明显的改变,此时PH值会显著减少,从而导致龋病发生率提升[1]。
1.2牙菌斑
有研究显示,我国的牙菌斑分布范围一般在5%到85%之间,其中约有35%以上人群牙菌斑覆盖率在50%以上[2]。牙菌斑主要是聚集在牙龈线、正畸托槽以及弓丝周边,借助数字菌斑图像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菌斑覆盖情况的检查,期间可以发现正畸患者的菌斑覆盖率非常高,所以在龋齿方面的发病率更高。有研究认为,正畸治疗对于菌斑的组成以及形成均会呈现影响,下颌的第二双尖牙远中区菌斑杆菌的占比相对较高,其属于引发牙龋坏、牙龈炎的主要因素。
2.正畸患者龋齿的预防控制方法
2.1强化口腔卫生宣传教育
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对于正畸治疗患者而言重点在于菌斑的控制,从而预防牙龈炎,并将其作为正畸治疗患者的常规干预模式。
有研究认为,在宣传材料方面并不能实现理想的菌斑控制效果,借助音像、卫生教育等措施可以更好的控制菌斑,所以在临床中应当积极采用多媒体视频资料的方式为患者介绍口腔卫生的控制教育[3]。同时也可以借助菌斑显示片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日常清洁口腔的辅助干预,牙面上的菌斑可以借助显色剂的方式进行展现,促使患者可以更加直观且感性的认识到牙面菌斑问题,促使患者保持深刻印象,促使其可以有针对性的注重牙面区域的清洁,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2口腔清洁
刷牙属于预防龋齿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菌斑清理方法。有研究发现,对于粘接在固定矫治器初期的患者口腔卫生控制效果都比较差,但是随着患者对于矫治器的不断适应以及刷牙方式的熟练掌握,口腔卫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在治疗结束之后因为患者的刷牙习惯良好,所以口腔卫生情况普遍优于治疗之前。在具体临床工作中,儿童对于刷牙技术的掌握情况普遍比较差,再加上固定矫治器治疗期间很难做好牙面的清理,所以刷牙效率相对较低。在某研究中认为,应用电动牙刷相对于普通牙刷而言可以更好的提升正畸治疗患者的牙面菌斑控制效果,可以更好的预防龋齿,在固定正畸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更高。但是,也有研究认为电动牙刷使用效果不好,较高的刷牙频率与正确的刷牙技巧或者是采用特殊牙刷头才是必要的。
2.3漱口水
漱口水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与牙龈炎的发生。在漱口水方面的选择则是以含精油成分或者是洗必泰。国外某研究应用漱口水对固定矫治患者的牙龈炎症进行干预,其结果理想。国内的研究中,借助刷牙方式无法改善口腔卫生的正畸患者,采用洗必泰进行漱口并结合有效刷牙可以显著的控制牙菌斑,促使牙龈炎症得到显著减轻,同时结合应用连翘等进行中药含漱可以更好的优化口腔清洁。
3.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正畸治疗期间可能会导致龋齿的发生,此时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发病倾向,所以在治疗期间必须做好高发牙齿、部位的观察与判断,在治疗期间提高重视度,借助多种预防控制措施,如维持口腔清洁、合理使用漱口水等,提高对于患者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规避医源性的龋齿风险,提升患者的综合康复水平。
【参考文献】
[1]曲殿英,王晓飞,李泽芳.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10(22):51-52.
[2]夏文理.窝沟封闭术应用于口腔临床的临床效果及龋齿预防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31(21):144-145.
[3]赵萌,张琦,温黎明,等.正畸邻面去釉后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4(8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