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此,在科学教育中,我们组织与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区域游戏,并通过区域环境的创设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促进了幼儿自主探究,提高了区域活动的质量。本文对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环境创设的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环境创设;策略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尝试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富有刺激性、具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并让孩子们参与环境创设,从幼儿对自己所创设的环境的关注中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本文对此将进行详细探讨。
一、师幼建立新型伙伴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
传统的科学区域活动是由教师高度控制的,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有时幼儿或许并不喜欢教师安排的科学游戏,也不会使用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甚至不喜欢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但是还是要接受。加之在游戏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旦幼儿脱离教师的预设,就总会被教师引导到“正轨”上来,如此一来,总会让幼儿感受到不平等,不自由,受限制,甚至会使师幼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在科学区游戏中,我们要求教师“放权”,转变角色,即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自己选择游戏的材料,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自己决定反复试验的次数,等等,一切都由幼儿自己做决定,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促者、合作者,这样在孩子们的眼中教师将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控制者。新型师幼关系的建立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了民主,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自主探究,与小伙伴合作。如果有的幼儿在游戏中违反了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而受到小伙伴的指责时,教师要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与小伙伴产生的矛盾,并且包容幼儿的错误,当他们来求助时依然热情地给予帮助与支持。在向科学游戏中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可以操作的材料,使他们都能获得的成功的体验,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以维持幼儿参与科学游戏的热情。
二、创设富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首先,我们要让科学区的每个角落都变得“会说话”,如科学区的墙面上用孩子们做实验的照片做墙饰,在科学区的入口处用图文并茂的标识来明示科学区游戏的规则,材料柜里投放与主题教学相关的材料,通过环境的创设引导孩子们使用自己熟悉的材料,按照墙面给出的实验步骤图示一步步进行自主探究。
如围绕“纸的吸水性”主题活动而开展的科学区游戏“莲花朵朵开”中,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水盆,还有颜色鲜艳、材质不同的纸,有报纸、牛皮纸、彩色卡纸……并在科学区墙面上用卡通人物做“主讲人”,一步步教孩子们怎么折出“莲花”,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贴出了“实验步骤”。教师还在实验平台上放置了实验记录纸和笔。在科学区游戏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在环境的暗示与指引下,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制作“莲花”,并主动探究。
在有些科学游戏中,需要教师提供操作的平台,但是由于科学区操作空间有限,于是教师将科学区的墙面作为操作平台,既可以美化教室环境,还使环境与科学游戏进行有机整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孩子们也感到非常新颖,因此有利于萌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邀请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创设,引发幼儿对环境的关注
环境以及环境的创设过程都具有教育价值,因此我们不但要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还要让环境的创设过程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从而让幼儿也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通过他们对自己创设的环境的关注,增强环境的吸引力,进而使环境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如在“有趣的管子”科学探究游戏开展之前,教师邀请孩子们一起设计游戏内容、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并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生活中常见的管子。在搜集管子的过程中,通过家长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不同管子的用途,以及连接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探究游戏积累了经验;而在游戏内容设计中,孩子们说可以玩“管子传声的游戏”,有的孩子说可以玩“让珠子从管子里滚出来”的游戏,有的孩子则说可以玩“让水流出来的游戏”……教师把这些游戏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张贴在科学区的墙面上,孩子们受到小伙伴想法的启发,自由结组玩起了共同感兴趣的游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在科学游戏中的参与度。
在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的背景下,幼儿园科学区游戏承担着重要科学教育任务。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使他们乐于参与科学区游戏,我们要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富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并且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留下他们参与的痕迹,以增强环境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贺小娟.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J].文教资料,2018(29):205-206.
[2]张静静.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刍探[J].成才之路,2018(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