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7期   作者:苏艳娟 王跟年
[导读] 古诗词教学具有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积极意义
        摘要:古诗词教学具有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便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为研究核心,提出了阐述创作背景、强化朗读教学、拓展教学资源等教学策略,致力于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丰富文化知识储备,进而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单纯为学生讲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分析其情感特征并不困难,教学难点往往在于使学生得以结合自身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自主进行思想哲理的提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因此,这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教学视线聚焦于字、词、句的分析和古诗词的机械记忆,而是能够通过示范朗读、文化渗透等教学方式,将古诗词特有的文化韵味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一、阐述创作背景,促进内涵理解
        每一首诗词都具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不仅仅指代诗词诞生的时代环境,还包含诗人在创作时期的人生经历和当时当下的内心诉求,即使是出自同一诗人之手的作品,也可能由于诗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心理环境,在内容风格、情感表达上大相径庭。因此,在学初步接触到一首诗词时,教师不必急于为学生讲解诗词中的字词含义,而是应当先为学生提供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尝试透过书本上的文字观照到一个时代的风霜雨雪和一位诗人在某一人生阶段所秉持的生活态度等。通过阐述诗词创作背景,能够为学生对诗词文化内涵、思想态度的理解奠定基础,使学生从一词一句中感受到作者的深沉意味。
        例如,在学习《示儿》一课时,由于这首诗在作者陆游一生的创作的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乃其绝笔诗,且在诗歌中发出了渴望“北定中原”、“实现一统”的热切渴望,因此,教师十分有必要在对诗歌进行正式讲解之前对其创作背景进行阐明。陆游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自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国占领了北宋都城汴京后,南宋朝廷积贫积弱、偏安一隅、屈辱求和,苟存在金国的威慑之下。陆游一生的最大愿望便是能够看到北方国土收付、国家统一强盛。而在这首诗被创作之时,陆游已是缠绵病榻、命不久矣,因此,这既是诗人对儿子的临终嘱托,也是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学生们只有在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才能清晰地理解其中内容和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无奈、期盼心境。


        二、强化朗读教学,丰富诗词认知
        古诗词作为“韵文”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音律节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诗词独特的音韵之美,进而丰富对诗词独特魅力的认知,可以强化朗读教学。在朗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进行示范的形式为其厘清每一个字的发音和每一首诗的断句方式,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地朗诵之中感受其鲜明的音韵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依据诗歌内容情感变化而变换自身语气、语调和朗读节奏,借助捕捉情感元素的朗读过程进一步体会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例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时,由于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因此,在朗读教学环节,教师应当首先交给学生七言绝句的一般停顿规律,指导学生在教材上用“/”符号正确划分节奏,并按照节奏进行朗读。其次,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着重使学生明确“渭”、“浥”、“舍”、“尘”等字的读音,并提示学生在朗读时注重的每一句的韵脚。最后,在学生自主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告知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其中的“客舍”、“杨柳”、“酒”等意象均是离愁别绪的象征,因此,这首诗应当采用舒缓、悠长的节奏和略带伤感、不舍的情绪进行朗读。强化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更为清晰地感知诗歌的韵味,融入诗歌创设的意境之中。
        三、拓展教学资源,深化文学积淀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囿于教材的局限,而应当以拓宽学生文学视野为目标,依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为其拓展相关知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便可作为一个很好地教学切入点,即在讲授每一首诗词时,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传授有关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让学生得以基于对创作者的了解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诗歌内容的解读;而在课堂收尾时间,教师同样可为学生拓展一些这位作者在其他时期的作品,让学生综合比较进行阅读和分析。通过这种形式,有助于使教师不只将学生背诵、理解诗词作为教学终点,而是能够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例如,杜甫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之一,他见证了唐朝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他的诗词沉郁顿挫的风格非常突出,以诗词创作揭示了所处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在学习杜甫的诗歌时,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和创作风格,有利于学生理解杜甫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讨论杜甫的经历对诗歌的影响,或将杜甫诗歌按照不同标准分类,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深化其对杜甫诗歌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吴心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100-101.
        [2]冯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微[J].学周刊,2018(34):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