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能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易,帮助小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本文主要从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小学生们的欢迎,而且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语文的学习不仅影响着小学生们的交际能力,还对小学生们将来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对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由于天性使然,新鲜、新奇的事物很容易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们的好奇心,抓住这一特点,我们作为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进行巧妙的课堂导入,从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抓住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被课堂教学所吸引,从而激发其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电影院》这篇课文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电影院的图片:电影院的大屏幕、电影放映厅舒服的座椅、看3D电影需要的眼镜,等等。还有最重要的,为学生们展示各个时期的电影放映机,引导学生们了解电影的播放原理。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都非常好奇老师接下来要在大屏幕上播放什么,更好奇老师接下来要讲什么,一个个看得认真又仔细。激发起小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之后,很容易就能够帮助小学生们从课间游戏状态转变为课上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我们课上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创设多媒体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们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消磨掉学生们的想象力与上课激情,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单调、苍白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音频或者视频,给予小学生们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其融入教学情境的同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对于《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教学,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对小兄弟在蒲公英花开的季节在草地上尽情的玩耍,感受蒲公英带来的欢乐的同时,发现了草地颜色变换的原因,于是更加喜爱蒲公英的故事。文章故事简单、易懂,但是由于现在城市生活的高楼林立和小学生们生活阅历的浅显,我们班上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蒲公英,更没有见过大片的蒲公英花,他们很难想象出蒲公英盛开时形成的“金色”草地。于是,我就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蒲公英花,让学生们观看一下蒲公英花开放和闭合时不一样的形态和颜色,带领小学生们欣赏蒲公英花大片盛开时的美丽景色,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这样学生们就能很好的理解草地由绿变成金黄色的原理,更能体会文章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蒲公英的喜爱,更能激发小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课上教学或者课本上的知识,很难帮助小学生们做到对语文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课上与课外知识的连通,满足小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拓展小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还有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说明文性质的科普类小文章,其运用了排比、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清晰、明了的描写了海底动物的特征和海底世界的美妙。借助海底世界对小学生们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为学生们丰富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插入更多的关于海底世界的美丽图片,带领小学生们看一看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开采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模仿海豚体形特点等建造的鱼雷、潜艇等。引导小学生们感受海洋和海底丰富与神奇的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们扩展关于“海洋保护”的知识,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到海洋环境对海洋生物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不仅为小学生们拓展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使其能够从小关注环保,更加热爱生活。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教学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以其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等优点,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小学生们的想象力,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帮助小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为将来更深入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翘楚.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198.
【2】曹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