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等各项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入环节;教学过程;读后探讨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步入语文殿堂的起点,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决定学生语文发展的高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强调知识经济与终身学习的二十一世纪,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的阅读能力,才能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更好地获取资讯和知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必要。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的开端,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导入部分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应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阅读课的导入部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牛郎织女》时,首先询问学生:“大家听说过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吗?有没有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呢?”课堂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一些学生主动站起来向大家讲解他所听到的故事。接着,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了大量有关牛郎和织女的图片,并且告诉学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吧!”果不其然,栩栩如生的图片立即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其实,幻灯片中还插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字词,以及课文中的少量精彩段落,学生们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也自然地展开了阅读活动。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致,促使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教学环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流程,一般包括课堂导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合理的教学环节安排可以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所收获,是教师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当前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进行导入。然后,指导学生泛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以及目前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接着我提出问题:(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很“可爱”?(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容易“破碎”?(3)为什么人类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带着这些问题,要求同学们精读课文,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且举手回答。接下来,我向学生出示参考答案,并且讲解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最后,我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关爱地球、保护地球。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教会了学生泛读和精读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认识,从而起到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读后探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后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可以是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可以是对主人公的分析和认识,或者是懂得了什么道理,然后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活跃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比如,我在教学《桂花雨》时,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就引导学生们对“母亲认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的原因进行探讨,学生们立即展开了七嘴八舌的讨论。生1:“因为母亲热爱家乡,她这样说是在怀念家乡。”生2:“因为母亲每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母亲的生活中处处是关于院子里桂花的事情。”生3:“其实桂花的香味是没有区别的,关键在于母亲不是用嗅觉感受桂花,而是用情感体会桂花。”最后,我则进行总结:“同学们,你们分析的都很对,母亲之所以这样说,就跟‘月是故乡明’是一样的道理。”通过读后探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积极开展读后探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艳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15):67-67.
【2】于丽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华少年,2018(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