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4期   作者:梁会军
[导读]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容易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分为很多种,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容易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分为很多种,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检验的结果出现偏差,为对此种情况进行解决,我们需对合理控制方案予以选取,以保障获得准确及科学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检验质量加以控制。
       
1.人员方面的控制
        第一,就日常开展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而言,不可对全自动鉴定的仪器过于依赖,在日常开展检验期间,检验工作者需要对任何一个步骤都具备一定的主观判断与分析的能力,微生物检验和经验、技能以及掌握的基础知识息息相关。
        第二,检验工作者需要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微生物检验工作,展开精细的观察,并熟练操作步骤,除了要注重个人的卫生,还应当牢牢把握生物检验的有关技术。
        第三,微生物检验需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工作,只有经过岗前培训且培训合格的才可以上岗操作。在平时,检验工作者需要积极地参与有关的培训或讲座,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学习前沿的微生物检验手段、有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等内容。
        第四,检验工作者需要参与测试程序的编写和仪器使用程序的编写,积极学习计量学与质量保证的有关知识。
        第五,参与各项盲样测试与水平测试,提升自身的检验水平和分析能力,同时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检验负责人应当每隔一定的时间考核一次检验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把操作熟练度以及专业知识作为考核的重点,令检验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明显提升。
2.培养基的配置和使用
        为了确保干粉培养基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在工作环节应对下列问题引起重视
        第一,需对包装进行观察,在密封性上需与规范符合。在使用期间开盖的时间尽量减少。一般情况下,需将培养基于低温、干燥环境里放置保存,若有受潮的情况,需在启用后,于干燥器中放置保存。因在配制过程中,使用的水分存在差异,随启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可促使培养基PH值产生程度不等的改变,应按照具体的情况合理做出调整。
        第二,在配制培养基期间,需要严格地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展开实际操作,同时完好地记录各项数据。
        第三,为了确保培养基的质量,至只可以选择铝锅、搪瓷或者是玻璃容器,如果使用铁质或铜质的容器,容易产生毒害微生物的效果。
        第四,工作人员在对培养基配置期间,需要根据检验项目设定的配方来完成添加事宜,不允许进行无规范的增减操作,或者是改变培养基的成分。
        第五,需使用专门的角匙来对药品进行选取,防范交叉污染现象对检验结果构成阻碍。在对培养基配置期间,以蒸馏水和负离子水为宜,不可以选用自来水,这是因为自来水里面包含一些抗菌的物质,会影响微生物检验的结果。
        第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存在着不同的PH需求,在培养基的配制期间,需要测定它的PH值并加以调整,如果检测得到的结果和规定的PH值不同,可以使用1N NaOH溶液或者是1N HCL溶液展开调节。
        第七,对于效果试验而言,指的是依居培养基的不同,对对应的菌株进行接种,然后对菌株的发育精细监测并分析,掌握菌群的具体色素、溶血特征、形状等特点,并以此为操作基础,对培养基是不是满足有关的标准做出判断。
3.规范检验操作
        除了可以依据国家的标准方法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之外,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还需要考虑下述几个问题,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第一,体积法和重量法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针对固态的样品,通常采用重量法,若为液态样品,宜体积法为宜。但若为粘性液体比方说酸奶,如果采取体积法,导管上可能会吸附着一些样品,因为针对这类样品需采取重量法。
        第二,如果检验的样本需要使用无菌水或者是生理盐水稀释,需要使用组织碎机,按照每分钟8000转到10000转的转速进行处理,时间为1分钟,把检验的样本制作成均匀的菌悬液。
        第三,在稀释样本期间,会导致吸管的内侧和外侧滞留少许的样品,这一点需要引起检验工作者的注意。在吸入液体以后,需要沿着管壁缓缓地将其注入到稀释液中,在操作时应避免吸管的尖端接触到稀释液。
        第四,在把检样或者菌悬液注入到培养基时,需要保证培养基的温度处于45度到50度之间,保证培养基、菌悬液、检样达充分混合效果。
  第五,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期间,需参考有关标准对培养的温度、时间合理控制。
        第六,需应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作对照,若在针对空白对照进行检测时,有细菌检出,表明着培养基有质量问题存在,或操作过程中,有污染问题存在。另外,还可以对标准菌种进行选择,当作阳性对照参考,以此对培养基具体质量进行培养。
        第七,在微生物检验整个过程中,需对无菌原则严格执行。
        第八,第一时间展开对结果的检查工作,同时对原始数据做好记录。
4.参考菌株的正确保存
        第一,需要安排专人合理保管菌株,需要为菌株保存箱上锁,然后放到适宜的环境当中,若需要取出,应及时完成登记事宜。
        第二,需为保存菌株做好建册登记处理,对菌株的传代时间、名称、分离的时间等信息记录。
        第三,仔细观察菌种在经过多次传代之后出现的生化反应、生物性状等等,判断菌种是否出现了变异。
        针对微生物检验而言,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表现为较为复杂的情况,现阶段尚无统一的规范,各实验室基础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还需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