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经济的推动下,种猪养殖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饲养情况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基于当前环境下,需要加强对种猪的饲养,并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同时需要强化种猪的检疫防疫工作,切实保证猪肉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本文将先分析种猪的防疫工作,从而探究种猪疫情的检测控制措施。
关键词:种猪;检疫;防疫;措施工作
引言: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其养殖范围逐渐扩大。对于养殖人员而言,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做好饲养环节并保障其质量。其中,种猪与商品猪有着很大的差别,种猪需要进行繁殖,应该迎合市场发展特点,做好养殖的工作。对于种猪来说,检疫防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及时控制种猪疫病的发生,实现预防的作用。因此,关于强化种猪检疫免疫工作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可以控制种猪疫病情况,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种猪防疫中存在的问题
种猪防疫卫生问题存在于生猪养殖的各个环节。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1)饲养管理不严格。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未按照规定更换消毒着装,未按照规定对猪场实施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进出场人员检疫工作不严格等,都可能造成防疫漏洞。(2)不规范引进种猪。引进种猪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而杜绝外源性疫病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坚持自繁自养。但部分生猪养殖场不仅从外地引进种猪,还未严格按照种猪引进制度及免疫检疫制度引进种猪,给种猪防疫增加了风险。(3)配种及种猪免疫防疫工作不到位。配种的母猪、公猪及商品猪如果未按规定程序实施疫苗免疫接种,就会增加常见疫病的感染风险,例如猪蓝耳病、猪瘟等。(4)养殖综合环境较差。种猪疫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养殖环境脏乱差及气温骤变,都可能增加疫病感染的风险。部分养殖场清洁卫生不到位,种猪养殖密度较高,猪舍通风条件较差,在秋冬季节保温防寒措施不到位,导致种猪应激反应的增加,这无形中都会增加疫病感染的风险。(5)疫病监测不到位。种猪防疫是一项动态化的工作,疫病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因此监测工作对于防疫的有效性直观重要。部分养猪场忽视了对于猪场环境中微生物、湿度、温度的监测,同时忽视了对于种猪的观察与及时诊断,导致疫病萌发时未能及时发现,增加了疫病感染和扩散的风险。
二、强化种猪的防疫工作
(一)做好卫生管理
在种猪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防疫的工作。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卫生的管理,开展具体的落实工作。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卫生的各个环节。同时在饲养的环节中,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于进出口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相关注射器与药物应该做好区分管理,避免混用造成疫病的传染。此外,对于新引入的种猪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与隔离,并经过检查之后才能进入养殖地区。
(二)加强种猪引进管理
生猪养殖在必须要引进种猪的情况下,应该制定种猪引进制度,加强种猪引进管理。对引进的种植在外地做好全面检疫工作,确保种猪健康后再引进。选好引进种猪后运输过程中采取动态化监控管理,密切关注种猪的身体状态。进入猪场前再次对种植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送入猪场。引进的种猪要与猪场其他猪隔离养殖,隔离时间大于14天。14天无身体异常后再与其他种猪混养,组织种猪交配。
(三)重视种猪免疫防疫工作
猪场的母猪、公猪及商品猪应一律按照规定接种常见病免疫疫苗。商品猪产后立即接种猪瘟疫苗两份,3周后进行二次免疫,接种猪瘟疫苗一份。间隔一个月后接种猪蓝耳病灭火疫苗。种母猪配种前一周注射猪瘟弱毒疫苗和猪蓝耳灭火苗,产前半年注射伪狂犬弱毒疫苗。初产母猪从70龄开始每间隔半年接种口蹄疫灭活苗一次。初产母猪配种前注射猪瘟疫苗。每年三月初完成首次乙型脑炎疫苗注射,间隔一个月后完成二次免疫注射。公猪从70龄开始按照商品猪免疫接种的程序完成猪瘟免疫接种工作。间隔半年后接种口蹄疫灭活苗。
(四)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种猪养殖的过程中,生长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保障气候以及温度的合理性。应该在猪舍里面设置排水渠道,能够有效控制温度与湿度情况。同时不同的季节有着差别,需要做出具体的分析。在夏天应该控制温度在30℃之内,在冬天时温度应该控制不要低于12℃,其中湿度在65%到75%的范围。还有,需要做好驱蚊虫工作,保证猪舍的通风性,定期进行打扫,防止细菌以及其他病菌的滋生。
(五)提高诊断检测力度及监测能力
在种猪饲养的环节中,需要加强和提高种猪疫病的诊断与检测力度,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该加强对种猪的观察,对于其活动与休息等做好记录,并判断种猪的生理健康状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应该定期对种猪进行生理检查,保障日常的疫病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种猪疫情的检测控制措施
(一)合理运用药物
首先,在母猪进行配种的前期阶段,应该做好相应的驱虫处理工作,并保障母猪不会发生虫害相关的疫病。其次,在每个月里应该选择一定剂量的土霉素,将其和饲料与清水进行搅拌,并给种猪进行食用,实现种猪肺部疫病、气喘病的防治工作。同时,对于刚出生的仔猪而言,在其饲料里面加适当的微生态制剂,来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也可以强化仔猪的肠道功能,避免拉稀的情况发生。最后,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在种猪的饲料里面添加适当的中药,从而实现防治疫情的作用。
(二)加强消毒环节
消毒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够对疫情起到防治的效果。其一,需要对于猪舍用适当的消毒水进行全面的清洗。其二,相关的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必要的消毒环节,需要穿工作服,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其三,应该对猪群进行定期的消毒。例如,对母猪哺乳的前期阶段,应该对母猪的乳头以及其它器官进行相应的清洁工作,避免病毒的传染。
(三)进行应急处理
在种猪的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种猪出现患病的特征时,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这时需要对病猪进行隔离并仔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疫情的传播。在进行处理的前期阶段,应该设立相应的隔离带,对病猪进行严格的隔离。同时在对病猪饲养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诊断的方法,对病猪的生理与病情进行判定,并配合药物治疗。如果对病猪进行药物治疗但不起作用时,这时需要对死亡的病猪进行分析,并采取深埋处理的办法。
(四)定期杀虫灭菌
生猪养殖场的饲料、猪舍及周边环境长期存在着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它们是造成疫病感染和传播的重要媒介。疫情监控工作中应加强对于猪舍及周边环境定期的杀虫、灭菌工作。杀虫灭菌工作应结合常见疫病病原菌、寄生虫的敏感性采用多种杀虫灭菌方式处理。如化学熏剂杀虫、机械灭菌、光源灭菌等。
四、结语
总之,我国种猪养殖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工作人员需要保障种猪养殖的科学与规范,及时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加强消毒与卫生管理,为种猪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切实保障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于发现的病猪,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开展具体的诊断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处理,进而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和春花.强化种猪检疫防疫工作[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07):33-34.
[2]冯丽华,单细法.如何做好养猪场的检疫防疫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284.
[3]刘宏,胡燕,谢滨,周淑媛,杨素平.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J].畜禽业.2019(08):74.
[4]高振伟.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种猪选育工艺研究[J].乡村科技.2019(2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