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一种混合型建筑材料,在原料配比发面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在满足实际需要的配比条件下,才能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体现出优质的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实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导致建筑工程在投入社会使用后,功能作用将逐渐降低,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方面,要重视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采用水、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粗细骨料和各类外加剂、掺合料等按照对应的比例,通过量重以后拌制而成进入可出售状态的拌合物,用泵车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中,汽车泵或地泵输送进入操作层。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应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直至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细腻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其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1干缩问题
在比较薄的梁板混凝土结构中干缩裂缝较为常见,其次是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这种变形没有什么规律性,多为细长的裂缝,一般都是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混合时,用水量、水泥量与砂率过大,混凝土振捣时水灰比不合理,另一种可能是受外部干燥环境影响,结构表面湿度不够,这些都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率,使得混凝土成品出现干缩裂缝。
1.2渗透破坏
混凝土结构会掺杂一些其他介质,如气体、液体等,受混凝土内部压力差的影响,低压区物质被迫向高压区迁移、扩散,进而造成渗透问题,特别是一些与水源接近的混凝土施工工程,长期的水渗透会腐蚀结构内部钢筋,钢筋体积增大,内部结构受到挤压容易开裂,这样就会进一步造成漏水问题。此外水灰比设计不合理、水泥品质不达标、骨料颗粒性差,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内部孔隙过大,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就低,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3温度裂缝
混凝土施工受温度影响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内部会释放大量热量,之后会逐渐冷却,根据热胀冷缩理论,其表面会产生拉应力,这种温度的冷热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如果超出混凝土承载极限就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破坏。此外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并且混凝土结构与其他材料施工而成结构会有一定的交接,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有差异,加之环境温度催化,结构出现裂缝概率显著提升。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选择及配比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为骨料、水泥、水及各类外加剂,原材料作为混凝土的核心构成,材料自身属性与混凝土施工质量间直接相关。①水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水化热,这也是引发混凝土裂缝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选择水泥材料时,应对供应商资质做严格筛选,选择水化热较低的优质水泥材料,有效缓解混凝土施工中其内外温差,预防温度裂缝。②混凝土对砂的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级配模数应在2.0~3.3,且要求砂材料粒径均匀、质地坚硬,严格控制砂中含泥量,避免选用含泥量过高的砂石,影响混凝土强度达标。③外加剂的合理应用可在既定施工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强化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需从混凝土施工质量需求出发,确定外加剂的种类和数量。注意混凝土原材料存储条件会对材料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材料进场后,需将其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位置,并覆盖苫布,避免水泥等材料受阳光、雨水作用。
在材料配比方面,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前通常开展配比试验,以找出最佳的材料配比方案。合理的材料配比不但能显著提高混凝土质量,还可帮助企业降低施工材料成本。例如在开展材料配比试验时,多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材料,配合耐腐蚀钢筋,以保证配比试验顺利进行。混凝土强度与施工环境的温湿度条件相关,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材料本身的含水量可能发生一定变化,进而改变混凝土的坍落度。因此在材料配比中,应合理控制混凝土含水率,适当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帮助提高材料强度。
2.2混凝土运输
一般来说,搅拌机主要用于混凝土运输,但在实际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不尽如人意,不利于项目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因此,管理人员应了解具体的运输路线,合理规划运输方案。如果运输距离或时间偏差造成混凝土离析或水泥浆损失,施工人员必须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运输不科学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3混凝土浇筑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整理,及时清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租屋,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能够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清理现场也是对混凝土质量及其使用效果。如果没有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及时清理,在施工场面相对混乱的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则难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其次,确保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模型满足实际质量要求,浇筑模型的硬度及大小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如果混凝土浇筑模板的质量达不到建筑工程的现实要求,就会导致浇筑工作完成后,得到的效果与实际要求不符。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工作操作前,必须要深入研究并计算出浇筑模板的各项参数及指标,保证浇筑作业完成后,得到的结果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求。排除浇筑作业过程中会影响浇筑结果的所有干扰条件。同时,要对浇筑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干扰因素做好提前处理,并做好浇筑相关的准备工作,再进行浇筑操作。最后,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操作,对于浇筑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进行及时处理,要保证浇筑材料均匀,使得最后得到的混凝土浇筑材料达到预期理想状态。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作业都是一次成型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浇筑的次数及时间间隔,保证浇筑工作能够持续不间断的进行,逐步提升浇筑效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浇筑材料本身的质量与品质,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4混凝土养护
科学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可帮助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小发生温度裂缝的概率,同时提高混凝土体的质量强度。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进行,混凝土强度达到既定标准后,可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分为保湿和保温两部分,其中,保温即对混凝土内外温差做严格控制,一般在20℃~25℃,避免温差过大引发混凝土内部开裂。温度控制常用方法为覆盖碎料薄膜和铺设冷却管,可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状况进行选择。例如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扩大趋势,此时可铺设冷却管,提高混凝土温控效果,结合混凝土内外温度监测数据,调节冷却水的供应方案。湿度控制即维持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一定范围,避免水分蒸发速率过高而出现干缩裂缝。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帘、苫布、棉毡等材料进行洒水养护,单次洒水量以保持覆盖材料12h左右湿润状态为宜。
结语
总之,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从不同角度,加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控制施工环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经济效益,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好的投入使用造福人类,这一切都需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及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56-157.
[2]张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