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孙银霞
[导读] 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工程企业投资有效性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工程企业投资有效性,确保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工程企业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本文将对工程造价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管理;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程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工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企业发展,需要有效利用外部条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工程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工程造价的组成和特点
        1.1 工程造价的构成
        工程造价预结算通常称为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全部费用,是工程项目决策和投资控制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主要有工程费、措施费、规费和税金等,其中工程费是工程各项目列支费用;措施费主要指工程项目施工中产生的与工程技术、员工生活以及工程安全等相关的费用;规费是指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定,必须要缴纳的费用,如:保险费、排污费等[1]。
        1.2 工程造价的特点
        工程造价的特点一方面受到工程项目特点影响,具有投资金额大,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工程造价自身特点有关。随着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工程设计将越来越深入,涉及到的内容也越来越具体,与之相对应的工程量计算内容不断增多,工程造价所要考虑的因素也将不断细化,需要结合工程管理需求进行多次计价。
        2 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外部影响因素
        2.1.1政策因素影响
        近年来,我国工程行业发展迅速,私营性质的工程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调节能力逐渐发挥出了自身作用,企业之间形成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格局。但是,从私营企业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来看,工程行业依然以国有企业作为领头羊。国有企业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后参与控制的企业,受到政府意志和利益影响较大,对工程行业市场具有调节作用。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汇率等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到市场价格波动,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
        2.1.2市场经济影响
        商品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商品价格不仅受到自身价值决定,还与市场供求关系存在较大关联。工程行业是人工密集型行业之一,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用占比大约为20%。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人工费用呈现出上升趋势,增长比例大约为30%。不仅如此,人工费用上涨,还带来了市场其他商品价格的提升,进而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影响。
        2.1.3竞争环境影响
        工程项目通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目前,我国诚信机制还存在不断完善中,一些工程企业为了能够得到工程项目的承包权,不惜违背市场规律,采用恶性竞争方式,压低工程报价。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到工程行业市场秩序,还给工程施工质量带来较大隐患。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其他工程企业也将被迫做出工程造价调整,继而影响到工程造价准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2]。
        2.2 内部影响因素
        2.2.1工程技术的影响
        工程技术是工程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工程技术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还影响到工程项目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工程企业技术水平越高,工程资金投入将会在一定范围内相应降低,进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性。
        2.2.2工作人员素质的影响
        工程企业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从业资格和相应工作能力才能够正式上岗。但是,近年来,我国工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通过国家相关资质考核,缺乏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经验的人员也参与到了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进而影响到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准确性。此外,在信息时代下,许多工程企业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方式,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


        2.2.3管理水平的影响
        目前,许多工程企业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中存在重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而忽视前期设计和准备阶段造价控制的突出的共性,而且,工程造价管理侧重于事后进行算账,对工程超支问题不能及时预判或及时发现,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而影响到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有效性。
        3 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
        3.1 完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需要工程企业结合自身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制度。工程企业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准确定位,完善企业组织架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在组织架构中的核心地位,确保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独立性和指导性,真正能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造价管理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需要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避免一人多岗和多人分管情况的发生。制定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同时,定期组织召开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例会,分析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此外,明确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严格的审计制度和超支审批制度,对违反工程造价管理的工程人员要严厉追查,雷霆问责,从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权威性。
        3.2 提升工程预结算管理人员素质
        3.2.1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工程企业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工作人员从业资质审核,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准入门槛,确保工作人员具备造价管理基本能力。此外,工程企业需要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创造更多自我提升机会,鼓励工作人员深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一线,丰富工作人员工程管理经验,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3.2.2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信息化管理水平
        工程企业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推行企业工程造价预结算信息化管理,加强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商品价格波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和分析,提升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另外,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增进管理人员与其他各职能部门沟通,实现工程信息实时交互以及资源共享,从而对各类超支问题能够做出提前预判,降低成本管理风险。
        3.3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3.3.1加强工程项目定额管理
        工程定额是工程施工中,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所需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数量的标准,定额管理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工程企业要加强定额管理,提高工程定额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建立“超定额”审批制度,结合定额管理实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监督职能,确保工程各环节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3.2完善施工组织管理设计方案审核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工程企业实行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造价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配置,结合工程工作量合理配备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工程企业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认真审核,提高施组方案的指导性。同时,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组方案对工程现场各项费用支出实行动态监督和控制,对存在超支风险的情况,要及时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是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工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增进各部门协作,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晓兰.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6)
        [2]刘岩,李文祥.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探讨[J].环球市场,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