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已发现的多种建筑模式中,在我国最被推崇、使用也最为广泛的那一种为装配式建筑,之所以装配式建筑能广为流传,是因为其具备高生产率、低劳动量、低成本等优点,对于建筑主体的质量以及环境都有非常好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将以装配式建筑为主体,深入探析其目前的现状以及作用于农村危房改造作业中所能产生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农村危房改造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农村危房改造;优劣势;发展对策
前 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领导层对于农村扶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成功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国家在农村扶贫中的投入量越来越大。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保证人民的民生生活,而民生生活中最核心的就是房屋问题,国家在通过危房改造对农村扶贫任务不断加码的同时却出现了由于农村理念以及技术水平的影响而产生的问题,这些危房改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改造房屋的安全节能等性质中。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套可靠性高且安全性强,同时有具有一定节能环保能力的建筑模式势在必行,装配式建筑模式恰好满足所有的需求从而成为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的建筑模式,鉴于其效率高、质量好且节能环保等优势特点,有关部门应在农村危房的改造中科学的将之融入其中。
1 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发展的优势
1.1美化村容村貌、居住安全舒适
目前我国农村的住宅建设往往是以户为单位进行设计,导致各家各户的设计风格和装修情况不统一,影响村庄的美观程度。而装配式建筑则将整个村庄做综合规划,设计师会依据当地风土人情和人文背景进行适应性的实际,再精细到每一户的设计,这样的建筑模式显然提高了村庄的美观程度。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模式可以将现代理念种一些提升房屋居住能力的措施融入到农村房屋建设中,例如抗震、保温隔热等等,提高农村房屋居住时的安全舒适性。
1.2集约化生产,节能减耗,有利环保
农村房屋的建设往往没有规范的项目建设管制,既没有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导致了建设材料的胡乱堆放,不仅影响了房屋的建设效率,更对整个村庄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农村房屋的建设几乎不考虑房屋的节能减排作用,没有相应的设备导致房屋居住的过程中能耗非常高。如果在农村房屋建设中引入装配式建筑模式的专业团队,不仅建设项目的速度有所保障,在房屋功能以及节能减排作用方面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3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提高房屋质量
农村房屋在建设时往往是依凭户主的想法,而不是经过合理推敲的规范图纸,规范图纸之所以能指导房屋修建是因为工作人员已经通过信息技术模拟了该房屋在实际运用中的各项性能,在还没开工之前会将发现的问题解决掉,但户主的想法却没有这种保障。不仅如此,农村房屋建设通常使用的是“三无”施工队:无专业团队、无完善管制、无质量保障,房屋的效果令人堪忧。如果融入装配式建筑模式,在项目动工前专业人员会对设计图纸进行虚拟仿真,测试房屋的各项性能是否支持居民安全入住,同时装配式建筑模式全程采用专业团队和高品质材料,既保证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又能在合理的运用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条件下建华建设过程。
1.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农村在进行房屋建设时大部分都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不仅加重了农村劳动力的负担,更影响了房屋修建的速度。如果将装配式建筑模式融入其中,这种人力负担显著减轻,装配式建筑模式在施工前会先通过机械化的手段将需要使用到的部件拼接好,减少了劳动力的负担,梗降低了人工成本。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模式大多数的工程都集中在预制厂进行,不仅现场作业的频率低,湿作业的出现频率也非常低,这样双低的局面不仅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房屋建设的速度。
2 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发展的劣势
2.1专业人才缺乏
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核心是综合素养高且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团队,但在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实际运用中,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达不到该建筑模式的需求量,这种现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相关企业从农村住房建设中获取的利润值偏低,企业领导人员在农村住房方面的人才培养投入意愿不高。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模式种的人才问题还表现在人才配比不均衡上,企业往往偏向于城市工业以及民众建筑进行深入的装配式模式研究,导致农村相关研究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2.2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尽管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式等我支持力度非常大,但实际上从目前该建筑模式更偏向于大规模建设方面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小体量建筑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如果缺少政府的明确支持,相应工作的落实程度一定不高。
2.3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农村房屋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单独住宅建筑体量很小,但一片区域内需要建设的建筑量很大,且分布较为分散,在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生产原料进行运送,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运营成本从而提高整个建设项目都成本量,这一大特征使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农村地带对装配式建筑模式产生了或大或小都抵触情绪。
3 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发展对策
3.1加大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就目前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来看,无论是经济状况还是生活状况显然都是城市水平更好,这种差异化使很多相关人才愿意服务于城市建设却不愿意去到农村进行建筑建设工作。针对上述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规,给予服务于农村建设的人才提供一定的国家福利待遇,与此同时与高校进行联动,开展农村建设专项课程与专业,更系统化的培养相关人才,从而为农村建设的领域开拓新的人才资源。
3.2培育农村市场、鼓励企业参与
装配式建筑模式由于长期重点面向城市,面向农村的市场体系并没有建立,有关上级部门应及时捕捉到这个问题,将农村市场的培养重视起来,杜绝可能印发的危机。通常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调控手段使企业认识到农村市场的重要性,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模式进农村的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必须大力支持建筑企业在材料研发、成本控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发现最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规范化。
3.3结构构件轻量化,施工机械小型化
农村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区域面积大但包含各种地貌,大型车在这种环境中很难正常运行与工作。另外农村房屋建设的特征是单个体量小,造价并不高,如果成本数额过高泽不利于企业赚取收益,大型车辆的使用就是加大成本量的原因。因此装配式建筑模式在融入农村建设时,首先应减少大型车的使用,多使用轻量化结构构件和小型化施工机具。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都应明白农村房屋建设应该使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的更换和维修。
3.4完善产业化生产,形成规范化生产管理
装配式建筑模型运用于建筑领域产业化生产时必须形成成熟的产业化规范,无论是建筑的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安装还是后期的运营和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被打造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有装配式建筑模式做到生产规范标准化,实际建设时的成本数额就会下降,装配式建筑模型引入农村的可行性也会变得更强。
3.5建立健全的技术体系标准
目前我国农村住房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装配式建筑模式都引入还不成熟,各方面都没有规范性的技术和产业链,国家在融合方面的技术体系也相当不成熟。鉴于上述问题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有关部门应当对装配式建筑模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整个模式的各个流程建立一套完备的标准与管制规则,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模式建设出的房屋质量以及各种标准化整件的可靠性。另外,之所以要对构建做规范性的规则,是因为只有这样建设过程才可以根据当前居民的个性和爱好进行适应性的改变。
3.6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
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式的运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力推进的,问题出现在细节处都引导不足,才使该建筑模式也逐渐城市化。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政府机构首先应从法规条款入手,明确规定在农村建设中使用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打到的目标,同时辅以相关知识的科普活动,让农村居民和装配式建筑模式人群两方都能认识到对方最真的优缺点,从而达到在避开劣势的情况下走捷径,从而达到需求方提出的标准。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来看,扶贫会使一段时间内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而针对农村危楼的改造修正是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手段,因此装配式建筑模式在农村危房改造中的前景可谓是一帆风顺。如果我国想要顺利的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模式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兰兆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谢清艳.对衡阳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思考[J].江西建材,2020(0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