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河道整治是众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发展,中小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实现研究针对性,本文以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沉桩设计难度大、基础资料不完善,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做好沉桩设计规范性,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工作,确保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提高治理质量和治理效果,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关键词:吴泾镇塘湾村;河道整治;生态环境;环境污染;中小河道
河道整治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到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动态性的整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好系统性的问题分析和应对,从而更好地实现河道整治工作有序性。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河道污染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在动态性的利用过程中,要明确项目建设的难点,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全面性控制,确保整治工作有效性。
1.项目概况
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位于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本工程共整治河道10条,分别为新村排河、毛家河、金家河浜、倪家河、家东河、凌家河、家西浜、塘湾彭家河、牛车浜以及南潮浜。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整治河道10条段3.28公里,疏浚土方5.05万立方米,新建护岸6.03公里,新建泵闸2座、桥梁3座,种植绿化4.33万平方米。项目旨在沟通区域水系,提升水体活力。同时改善区域内水环境,为当地居民创造宜居环境。该区域中小河道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理,导致河道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理工作,不仅会影响到中小河道自身的使用,而且对于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项目,尤其是水利工程方面,更是对其加强管理和监督,目的是为提高中小河流的治理水平。中小河流属于民生工程中的一种,其会直接影響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必须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环境展开分析,并此基础上制定出治理方案,以此来提升中小河流的治理水平。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使用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会导致该区域中小河道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2.项目治理中存在的难点
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作为推动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之一,能够顺利实施可以实现功能有效发挥的作用,因此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精准治理,从而达到提升项目施工质量。随着本项目的稳步推进,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2.1沉桩设计难度大
在该项目整治的过程中会存在着沉桩使用问题,如果难以进行有效性的沉桩使用将会带来巨大的阻碍性作用,因此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制定有效对策,确保沉桩工作顺利开展,明确使用工作环节,确保施工可以在动态性的设计中得到强化和利用。沉桩使用过程中如果难以有效把握,有可能会出现施工难度加大的现实性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施工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在综合考虑到本项目现实需求的基础之上,积极主动地做好动态性的精准施工将会变得异常重要和突出。由于本项目所涉及到的中小河道数量众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沉桩使用,需要对各个细节进行分析和控制,明确施工精准性和施工规范性。在沉桩设计中,要针对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中每一个河道的实际情况开展,这就意味着工作难度非常大,涉及到的工作环节和工作程序都非常多,一旦出现设计不规范的问题都会严重阻碍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制定行之有效的设计方式方法,提高设计科学性和精准性。
2.2基础资料不完善
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会涉及到大量的工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精准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工作,通过有效的准备来达到提升工作质量的作用。
该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资料不完善的问题,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并不是对某一条单一的河道进行整治,是要对整个区域内的中小河道进行全面的整治,但是一些小的河道基础资料不完善的问题非常突出,这就意味着在整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数据资料收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后续工作。但是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做好调查研究,而且在调查的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整改,修正数据准确性,因为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后期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基础资料不完善的问题意味着在动态性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准备工作,实践证明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施工方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和完善工作,希望通过有效的准备工作来达到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
3.项目治理难点应对措施
在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工作,明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有效应对措施,规范施工管理,提升施工精准性。
3.1沉桩设计规范性
工程护岸基础采用预制钢筋砼方桩和塑钢板桩加固处理。预制钢筋砼方桩间隔布置,间距1384mm,桩顶标高2.35m,2m长塑钢板桩密排沉入,桩顶标高2.15m。按照施工“先重后轻,先深后浅”原则应先沉入长度更长、质量更大的预制方桩。如此一来,方桩与塑钢板桩重叠处,顶面高程更低的塑钢板桩通过机械施工时,就不能实现一次施工至设计标高。换成人工二次夯击沉入,一来施工质量不能保证,譬如夯击过程中可能使塑钢板桩破损,桩身垂直度不好控制等。再者沉桩工程量较大,使用人工处理影响工期,亦额外增加生产投入。我考虑通过特定套头来实现设计的沉桩要求。经过工人尝试,在挖掘机上安装特制套头,使套头与塑钢板桩接触而避开方桩,从而使塑钢板桩一次沉入至设计标高。
3.2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工作
基础资料是做好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的关键,因此在动态性的施工设计工作,要明确项目实施的难点,进行全面的基础资料准备工作,之后进行的施工管理才会更加有效。在中小河流的治理过程中,要想顺利开展河流治理工作,必须在第一时间采集、整理好前期基础资料,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要做好资料库建设工作,建立专门的资料库,为施工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为了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顺利开展,施工方充分应用现代化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确保该区域河道生态功能稳定,实现可靠安全性施工,重要的是不会在河流治理期间出现洪涝灾害。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河道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要治理中小河流,首先就应引起政府的关注,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好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同时还应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地方性中小河流管理制度。在上述制度中,除了需要明确分工以外,还应对严格依照制度实施多项工作。通过规范性的制度建设实现了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对于推动施工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结论
本文分析了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中小河道整治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开展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具体的施工难以有效进行,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会带来一些难以估量的损失。采用上述解决方案,不仅很好地满足了顶面高程、垂直度等施工参数要求,同时也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实践证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是否成功还取决于河流生态环境是否恢复。当然,治理河流应当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同时还应将中小河流规划设计和河流功能相配套,重点是财政资金的投入,实现精准治理。
参考文献
[1],张树鹏.辽中县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模式探究[J].陕西水利,2020(02):182-183+185.
[2],刘海明,孟佳阳,刘亮.膜袋护坡技术在城镇中小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水利,2020(02):16-20.
[3],刘丹.中小河流生态修复与治理策略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1):57-59.
[4],林楚裕.中小河流河道综合整治措施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34-35.
[5],孟钲秀.浦东新区城乡中小河道整治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9(02):60-63.
[6],刘堂莉.试论中小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的建设和作用[J].居舍,201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