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桥抗倾覆加固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葛毅佳
[导读] 弯桥独柱墩倾覆不仅会对行车人员安全带来威胁,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消极影响,
        摘要:弯桥独柱墩倾覆不仅会对行车人员安全带来威胁,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消极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独柱墩倾覆发生的风险,不仅要严厉控制重车超载,还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本文阐述了独柱墩桥梁倾覆机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为以后独柱墩桥梁加固工程提供依据。
        关键词:弯桥  独柱墩桥梁  稳定性
1.抗倾覆分析必要性
        弯桥[1]的独柱墩在外侧偏心荷载作用下,联端支座易由于支反力分布极不均匀引桥内侧支座脱空[2],而独柱墩桥梁因为中支点一般为点铰支承,导致横向抗倾覆稳定性差。若联端支座由于偏心荷载导致脱空时,失去扭转约束[3],结构由几何不变体系转化为几何可变体系,桥梁自身无法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主梁倾覆。独柱墩桥梁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2007年10月包头市民族东路一孔高架桥倾覆事故、2009年10月津晋高速 C 匝道桥倾覆垮塌事故、2011年2月浙江 104 国道上虞春晖立交桥倾覆倒塌事故、2015年6月粤赣高速城南互通 C 匝道桥倾覆垮塌事故、2019年10月江苏无锡312国道高架桥垮塌事故,人们才渐渐意识到独柱墩桥梁抗倾覆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
2.倾覆原理
        车辆行驶在单跨或是少跨结构的边侧时,由于联端支座横向荷载不均,导致汽车位于支座连线外侧的力矩大于恒载的回复力矩时,造成某些支座脱空,主梁形成很大的扭转位移[3]。同时伴随支反力发生剧烈重分布,独柱墩支座反力减小,端部一侧支座脱空,非脱空支座反力激增,当反力超过支座及盖梁承载能力时,引桥端部结构破坏,主梁整体滑落[4]。当梁体端支座发生脱空时,扭矩无外部抵抗梁体发生扭转。当梁体倾斜之后,转角增加导致中支座处水平反力增大。当主梁转角超过一定值时,梁体转动脱离,主梁倾覆。
3.独柱墩防治方法
        独柱墩的抗倾覆状况一般从增大支座横向间距进行控制。增大支座横向间距,能够降低汽车荷载偏载作用下引桥的支座反应力,从而降低主梁的失稳效应,提高箱梁桥的抗倾覆能力。
        从提高上部结构的稳定性[5]出发,针对特征状态1不满足的情况,可以通过设置冗余约束的方式进行防治。设置冗余约束的方式主要为增设限位构造,拉拔装置等。

图1 增设冗余约束图
        增设如上方法只能暂时保证支座不脱空,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独柱墩的稳定性。
        若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只有改变上部结构受力体系[6]。可以通过将跨中独柱单支座桥墩改造为墩梁固结,将上部结构与桥墩结合为整体来提高稳定效应,使上部结构的静力平衡[7]问题转化为强度问题,此种适用于高墩、且满足温度、收缩徐变等受力的情况。

图2改变受力体系示意图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将跨中独柱墩单支座改造为多支座支承,特点是可以不显著改变结构受力体系,提高抗倾覆性能[8]。
       
图3新增支点示例图
        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对主梁、支座的监测次数。定期查看箱梁变为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值,支座是否存在缺损-老化破坏、整体脱空、变位超过规定限值,箱梁的限位措施是否缺损等状况。凡出现上述病害的独柱墩桥梁,应采取必要管控措施。
4.结语
        本文分析了独柱墩的倾覆的破坏机理,为提高独柱墩的整体稳定性应积极对独柱墩采取主动加固措施,在日常检测时,可采取定期查看支座是否存在缺损-老化破坏、整体脱空、变位超过规定限值,箱梁的限位措施是否缺损等方法进行监测预防,同时还有控制重车数量,并尽量避免重车同时出现在主梁同侧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刘德华、金伟良、刘斌、张玉香.独柱墩曲线梁桥中的支座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
[2] 蒙云,卢波.桥梁加固与改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曲线独柱墩梁桥抗倾覆承载力计算理论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4] 杨帆,李青宁,孙建鹏,冯伟.采用辅助体系法研究等直梁弹塑性传递关系[J].自然灾害学报.2014(01):229-237.
[5] 范立础.桥梁工程.上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 庄冬利.偏载作用下箱梁桥抗倾覆稳定问题的探讨[[J].桥梁建设.2014(02):27-31
[7]何维利.独柱支承的曲线梁桥设计[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7:23-28.
[8] 林泉.预应力混凝土弯桥的空间受力特性分析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9] JTG 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10]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