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宋玉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通过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的高效灵活使用,来防止裂缝的出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前言
        引发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因素为温度与自缩。因此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的使用,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来防止裂缝的出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性能。

1.导致土木项目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
1.1 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将工程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缓解,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分析,而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减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设计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来说,需要现场进行全面配合,通过材料与环境等。工程设计中对于材料构件出现的问题与质量,需要不断地进行混凝土自身等级的确定,需要对钢筋配合比以及结构制定出一套防止裂缝发生的合理方案。

1.2 施工行为与建材质量导致开裂问题
        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不当行为或者对混凝土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等情况的产生,都有可能增加混凝土开裂现象。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建材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市场中混凝土供应紧张,在搅拌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例与添加剂参量控制不够严格,此时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引起开裂问题,在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1.3 工程地基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现场环境没有做到精确的勘察,并通过不合理的施工设计进行地基结构的破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变形,甚至是在挖掘地基过程中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因此对于施工环节中材料不合格等现象,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出现开裂问题,从而直接导致整个施工的质量下降。

1.4 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热力效应,需要在散热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对混凝土内侧产生的热量积聚压力,或者是由于夏季暴晒或冬季温度较低,让混凝土内部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产生干缩裂缝。

1.5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固化不到位,并且有很大原因是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由于混凝土的温度而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均匀的干燥和潮湿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和变形,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


2.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结构抗裂设计验算和设计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独特性,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抗裂缝设计的实验与计算,然后通过混凝土的合理配比,与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配比,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调整,同时根据强度结构与施工类型进行钢筋的配比,由于混凝土在用力释放过程会,然后急剧下降的变化。通常来说,在固件的增加过程中,对配筋比例需要不断地通过裂缝宽度进行约束力的减少。而在悬跳板与楼板间需要对羊角处于板内进行激光的密集布设,从而在应力相对集中区域进行裂缝现象的减少。在大体积超长的混凝土分项中,上层结构承载力不均匀,对建筑结构容易导致裂缝。一般设计情况结构根据后浇带进行收缩,混凝土施工单位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后浇带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计划变更。



2.2 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和质量管控力度
        在混凝土采购前,首先要通过对多方进行决定,首先是搅拌站的考察,针对工厂供货能力与实力进行质量等有效防范,在材料配合比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流程与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在混凝土配合中对外界家具检验工作也要不断完善,审查图纸过程中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制定出符合实际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由于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的区域根据现场经验对混凝土进行钢筋与网片等材料的增加,同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作业,对于安排施工过程中要与搅拌站不断地进行沟通,确保混凝土运输中不会存在差异。确保方案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更要在混凝土骨料与塌落度中进行检测,严禁混凝土自行配合比的调整。由于对混凝土配合比不正当的调配,可能导致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甚至通过严格的振捣时间,在浇筑过程中容易造成强度等级较差,对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最后要通过实际的拆模时间进行有效确定。做好养护工作也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工作步骤之一。

2.3 科学采取混凝土温控措施
        在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混凝土自身发热情况的产生,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首先要考虑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与火山灰水泥同时增加缓凝减水剂,帮助混凝土提高凝结程度,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再安排浇筑过程中,首先要避免高温焦作,通过短距离的输送混凝土可以进入冷水搅拌控制混凝土温度,在搅拌过程中减小混凝土平他厚度在设置冷却管与安装测温系统进行冷水循环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方案的制定对其温度监管具有有效的处理,在冬季施工期间,由于气温较低增加混凝土凝结速度,因此在避免气温低于 5℃下进行焦作或者是采用加入。热水鱼骨料的形式进行加热了买管等技术措施,最后在养护阶段可以进行附魔等方式进行保温,减少混凝土收缩能力产生的裂缝。

2.4 加强材料的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材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就要加强原材料的控制,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节约更多的成本费用。第一步,需要选派专业的材料采购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然后对建材市场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要求厂商出示合格证书、出厂说明书等,然后签订采购合同。第二步,做好运输管
控。在材料的运输中,采购人员需要全程跟随,并且做好指导工作,避免材料丢失与损坏。第三步,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将原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就要求专业检测人员,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将原材料带到实验室进行性能、规格、质量等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现象,就要立即联系厂商进行退换。当检测合格之后,就要求将原材料放置在阴凉、封闭、干燥的厂房中,做好领用管理。

2.5 对已经形成的混凝土裂纹进行修补工作
        混凝土从初期浇筑到竣工部分中国不断的转变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生裂缝,通过实际情况肖做出应急方案的实施,根据不同的方案。在混凝土裂缝发生过程中,当裂缝较小没有引发渗漏现象,就可以采用渗透力强的,粘结度高的混凝土进行补觉裂缝修复中,当裂缝较宽引起渗漏造成质量影响则需要对平面图进行标注,明确位置采取先小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修复。并且通过裂缝形状与宽度进行切孔凤的灌注。完成后需要对表面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采用强度较高的砂浆或者聚合物进行表面的封闭,对于可能造成结构影响的裂缝需要通过对此质量进行监理上报,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后,才可以确定补救措施与补救方案的确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中裂缝处理的方案需要进行不断的展示,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裂缝引起需要相关的重视,加强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施工操作流程,同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更能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约更大的成本,促进行业发展以及我国国家经济利益,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优质的服务才是土木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雪艳.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19-20.
[2] 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8(17):101,105.
[3]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19(2):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