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是矿山开采前的一个必要工作环节。在矿山工程设计中,主要由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在现阶段,矿山地质工程勘查工作的复杂性较高,我们要致力于提高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矿山地质工程勘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开展相关工作,为工人们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 ;勘查 ;施工现场 ;技术研究
1矿山地质工程勘查的重要性
矿山地质工程勘查对矿山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作为一个基础工作,往往是在生产施工前进行的。工人对矿山地质进行勘查可以有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勘查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后续工作能否正常运行。在对矿山地质进行勘查时,一般都会采取一些相关的技术手段。例如,勘查矿山的环境特征、地质条件和地质特点。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进行严密的科学分析,确保在工作时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开采方案。在进行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时,我们首先要遵守相关的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和勘查流程,对于一些复杂地段需要进行多次勘查。这样才能确保这份勘查数据是准确无误的,在后续的开采工作中,这些信息会对开采工作十分有利。因此勘查工作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甚至还可以发现一些不良地质,提醒社会进行及时的防治和保护,同时也是指导整个团队工作方向的重要因指标之一。
2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施工现场技术
2.1 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主要是指对矿山资源的准确定位,一般是通过无线信号与卫星之间的信号交流,组建一个导航系统,实现定位的目的。在矿山地质工程勘查中,定位技术的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突出的。首先,经过长期的发展,定位技术日趋完善,定位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借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矿山资源的定位也可以逐渐实现自动化。提高了矿山定位的准确性,也让定位工作变得高效便捷。传统的矿山定位在定位技术的影响下也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逐渐的采用定位技术进行矿山地质工程的定位,扩大了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在进行定位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能够及时的接收到地面情况信号,然后再利用无线电,把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接收站中,并且还要同步卫星信号。在确定了勘查区域的位置详情后,才能开始接下来的信息的采集分析工作。
2.2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是为了接收地球表面的电磁波信号,运用传感仪,可以对远距离目标反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电脑就可以根据这些信号生成图像,再反馈给技术人员,这也是一种对矿山探测和识别的方式。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同时它也是一项综合技术,不仅可以感知矿山辐射的电磁波,还可以感知红外线。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遥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社会的多个方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也处于不可代替的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到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中了。
3 完善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施工现场技术的策略
3.1提高矿山开采工作统筹规划程度
在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时,提高矿山工作的统筹规划可以在有效分析矿山地质信息的基础上,掌握其地质薄弱部分以及岩石的特性等,从而有针对性的防止矿山出现岩石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但是,提高矿山开采工作的统筹规划程度还需要结合相应的地表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矿洞处理方案等来防止矿山出现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止为塌陷等埋下隐患。最后,针对发生过地质灾害的矿山位置,还要加强其预防与管理,在开采过程中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出现矿山地质灾害。当然,提高矿山开采工作统筹规划程度还包含了对开采矿山环境的恢复,尽可能的保护矿山植被。
3.2加强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在提高矿山开采工作统筹规划程度之外,还需要加强对矿山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从多个角度防止矿山出现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开采工作安全和进度。具体的,加强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需要从植被建设、矿山环境恢复、排水设施建设等角度来做好矿山的排水工作、植被保护工作以及环境维护工作。在加强植被建设上,主要是通过种植植被的方式,来提高矿山的植被覆盖率,防止其由于地表裸露风化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在完善排水设施建设上主要是通过建设排水沟以及坡度矿山的岩石管理工作来合理引导排水,避免雨水天气的诱导发生矿山地质灾害。
3.3 确定矿山地质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治理措施除了要围绕矿山地质环境勘查的结果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效益,将调查结果与这三种效益相互结合,制定出的措施才会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像围绕矿山地质环境勘查的结果就需要考察矿山的分布范围、其稳定性、开发后的危险程度、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制定治理的措施。
3.4完善地质勘查方法应用
① 3S 技术的应用。在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中,3S 技术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其中,GPS 技术主要是对整个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做全面调查勘测,在全天候勘查下获取良好的勘查效果 ;RS 技术采取遥感摄像技术,对矿山环境中具体目标进行勘查,从而提高整体勘查效果 ;GIS 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全真模拟整个矿山环境,方便技术人员对矿山环境进行动态分析,详细把握其变化趋势,为后续预防地质灾害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支持。②密度电阻率法和浅层地震法。在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中,物理勘查方法也是常用的地质灾害勘查技术。其中最有效的物理勘查方法当属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及浅层地震法。通过运用物理勘查方法,能有效监控矿山环境中的浅层地质灾害区,对提高整个地质灾害勘查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使用原理具体为 :利用矿山岩土的导电性特点,开展相关的物理实验。勘查技术人员通过对比数值差异,从而找出矿山环境中潜在的地质灾害区域位置。在获取该位置后,开采单位就能根据位置标记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避免该区域的开采活动,以此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科技手段激起山体的地震波,然后观察并记录地震波在地质层中的传播规模,之后判断矿山中是否存在空洞、断层情况,勘查出来后就能引导开采单位避免该岩体层的开采挖掘,从而降低了坍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传统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勘查模式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对矿山进行现场勘查,效率相对低下。因此。通过积极利用自动化技术,采取自动化设备,就能极大提高矿山区域水文、地质勘测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矿山地质勘查工作仍存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就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施工前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施工方案,确保工人们在施工时严格地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勘查,并且还要对勘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积极的学习先进的勘查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矿山开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因此,矿山地质勘查工程对整个矿山的开采工作都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我们要重视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矿山开采时的安全性,进而推动矿山开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庆雨.矿山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3):91+93.
[2]熊祚勇.矿山地质勘查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J].世界有色金属,2019(21):124-125.
[3]华先录.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中应注意问题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0):116+118.
[4]李冬梅,牛更.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施工现场技术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6-27.
[5]马彦贵.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中应注意问题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