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灌注桩基础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增强输电结构体系的稳定性,避免岩土质量等不均匀沉降环境对杆塔等部件质量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凭借桩基础承载特性,更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工程体系的影响,由此提升周边功能环境的使用安全性。本文基于灌注桩基础设计展开分析,在明确灌注桩施工与管理重点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输电线路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灌注桩基础;输电线路;线缆敷设;技术应用
一、输电线路灌注桩设计分析
输电线路灌注桩是基于软土地区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提供的基础稳定构件。在此类工程构件设计期间,通常需要考虑地上荷载环境、土质状况、塔型选择、长径比系数、持力方式、承台状况、桩位布置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确保灌注桩能够有效限制工程不均匀沉降的速率,由此提升输电线路工程体系构建的质量水平。
在设计工作开展期间,设计单位需要专门委派测量人员对工程地区岩土质量环境进行勘察,确定土质影响因素与土壤密度等系数后,通过规范及标准要求选择桩体承载方式,并计算在荷载环境中的沉降与形变量系数,由此降低外界环境对输电结构体系的伤害。在明确结构需求与沉降系数后,设计人员还需要对桩体性能展开深入分析,以便桩体配筋率、配筋长度、箍筋方式与保护层选择贴合工程质量要求。期间,桩体设计需要结合模型进行研究,确定材料形变量与抗震烈度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并提供补强措施降低结构部件受损的概率,才能为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二、输电线路灌注桩施工分析
1. 准备工作分析
首先,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开展前,施工单位应对图纸内容进行细致校对,确保能够贴合地方岩土质量环境并满足稳定的要求,再根据其中施工技法与监理单位取得沟通,以便工程施工方案的构建具备参照性;其次,在施工组织工作开展期间,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技术对施工人才、设备、材料、环境、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管控,避免工程体系构建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更应该对施工素质进行核查,降低施工中可能出现意外的因素。
2. 施工处理分析
首先,需根据工程施工规范对施工流程进行规划,期间需要对建材质量进行监测,以此保障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其次,在施工期间,管理人员需要对钻孔质量、钢筋笼设计、泥浆护壁措施、清孔水平进行综合管理,确保各项均满足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才能落实灌注桩浇筑工作。最后,在钢筋笼吊装与浇筑使用期间,监理人员需对钻孔深度、质量、尺寸进行测量,确保清理工作落实彻底,且满足隐藏工程验收标准,才能降低断桩等问题出现的概率。
三、输电线路灌注桩施工管理
1. 施工准备分析
首先,在施工前应对水泥、砂、骨料、钢材等原料进行检查,如水泥出厂日期,石子粒径及石子强度要匹配等,制定施工顺序、检查检测手段等;其次,在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士等进行全过程检查;最后,孔深检查,需按照检测标准对孔深进行分析,如施工中钻孔遇到岩石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改桩径及变浅后的验算工作,重新出方案图。
2. 桩体质量检查
通常低应变法可检测混凝土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及位置,此检测方法主要判断是否断桩及缺陷到几类桩。一般I类桩完整完好;II类桩有点小缺陷,但是完全可用,I类桩径设计修正后也可使用;IV类桩则要变更方案图,重新设计处理。
3. 混凝土强度检查
通常需要对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进行检查。试件报告为常规施工中做的试块,如在施工中发现有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应根据施工过程事先规定,针对性地或根据检验的概率取样,做钻芯检测。
在多数工程中,通常采取10%桩做钻芯取样分析,桩头部分强度试验检测取2m范围内及地脚螺栓附近部位,并检测机构或单位做检测工作,一般取不小于100mm的直径芯,取块做实验,芯样给设计人员作对照的资料,因为除强度外,外观描述也非常重要,如果施工单位错用花岗岩石子做桩,即便桩头强度够,但取芯不成形,同样达不到设计要求。
4. 承载力环境检测
通常混凝士强度在桩头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要补足,这是判断桩头的依据之一。另外,通过部分工程试验,可知地脚螺栓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需要进行把控,避免桩头地脚螺栓附近混凝土强度不够导致整体拔出。期间,承载力环境检测需划分为泥浆密度、沉渣厚度、混凝土塌落度,这三项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桩头、桩身强度的重要指标,是施工灌注桩质量审核的三要素,同样不可轻视。
四、灌注桩施工问题处理
1. 断桩问题处理
从现阶段工程施工角度来看,灌注桩基础出现断桩的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首先,在桩体浇筑期间,因为断电或材料储备等难调控因素,导致桩体灌注缺乏连续性,由此导致凝结刚性存在偏差,自然无法确保桩体使用的整体性;其次,由于泥浆护壁的设置存在问题,导致地下端面荷载力施加在尚未彻底凝结的桩体结构中,这便极易因为地下剪力,将桩体结构破坏,从而导致断桩的情况出现。
所以,在面对以上断桩问题时,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地方岩土质量与承载力环境,确保桩基础承台尽量靠近地面,才能有效降低断桩的概率。在对断桩问题进行处理时,需在适当高度打断原有桩头,将承台基础与底板基础布置在断桩位置,并在承台下方设置厚度足够的垫层,才能有效降低不均匀沉降的概率。
2. 桩头问题处理
此类桩体施工问题,多是因为施工队伍技术质量影响,导致在桩体浇筑期间没能对孔洞进行细致清理,使桩头内含有大量的杂物,自然影响了桩头的刚性质量,使桩承载力极限下降,并极易对工程结构造成伤害。
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管理人员需明确地上承载力环境与混凝土底板强度系数,而后在根据岩土质量状况破除受损桩头,对桩头部位进行打毛处理同时,确保主筋体系有效露出且对杂物清理透彻,才能将高一级的混凝土材料重新浇筑至桩头部位,并在尺寸上进行适当增大,以额外钢筋增强桩头刚性,而后再进行重新浇筑,以此降低对地上荷载力环境的影响。
五、结语
灌注桩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输电线路工程提供稳定的基础环境保障,由此降低外界环境对输电线路体系整体性的损伤,同时凭借灌注桩施工内容,更能够补强地区基土环境,降低输电线路工程损坏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由此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在论述灌注桩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期间,必须明确灌注桩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并根据潜在问题选择设计及施工处理的方式,才能为后续输电线路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质量保障,并降低外界环境对输电体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开今, 胡志冰. 浅析输电线路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 通讯世界, 2017(18):161-162.
[2]宋宇卓, 白如云. 桩基础在输电线路的应用[J]. 装饰装修天地, 2017(21).
[3]谈磊, 宁帅朋, 韩丽婷. 输电线路工程预应力灌注桩防蚀设计及施工工艺[J]. 电力工程技术, 2017, 36(6):63-67.
[4]黄士君, 丁志锋. 输电线路灌注桩水上施工作业平台搭设技术[J]. 中国建材科技, 2016, 25(5):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