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整体工程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施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在原材料的选取上需要加强检验环节,提高材料标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频次的检验,从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原材料;检验方法;控制对策
一、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材料合格是建设工程的基本要求,因此,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乎着工程本身安全需求,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验工作,排除伪劣工程材料混入施工现场,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事故,为建设工程打下坚实基础。总体来讲,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工程,工程材的应用是建设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好坏,是否符合质量合格,是最总工程自量的先决条件,然而对材料质量的把握,材料质量检测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参照建筑质量的要求标准,然后对材料进行一系列科学的检验,所得出的客观、真实的数据是判断建筑材料质量的首要依据。建筑材料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好坏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最终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建筑使用者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使用安全,甚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其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一)施工材料供应要有计划,合理配置。在堆放过程中,应根据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堆放。材料堆放处应设置标志。材料由专人管理,保证材料不因化学反应的变化而变质,失去原有性能。
(二)严格原材料的现场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漏检或超期检验的原材料不得使用。现场检查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在建设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三) 施工中钢筋原材料的检验,以及钢筋焊接或搭接后缺少焊缝和搭接长度,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重视钢筋原材料的使用和钢筋施工过程的质量,确保钢筋本身和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
(四)原材料质量检验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第一要害。在此基础上,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检验也非常重要。比如:混凝土、墙砖、预制构件等,如果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养护方法进行,也会造成工程质量的缺陷。下一步施工,将埋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半成品构件,还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半成品构件的性能不受损害。
三、入场建筑原材料的选取流程和质量检验方法
在建筑行业,进场原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防止偷工减料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原材料及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国家法律、施工技术规范和合同要求,报专业检测部门严格审查,各方面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为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在抽样时应选择有代表性和通用性的材料,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保证抽样部位的科学性。测量方法按有关规范和技术进行。抽样零件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也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建筑材料中的钢筋取样时,每组试样应从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生产批次、不同的品种中抽取,规格统一的钢筋也应从不同的炉号试样中抽取。如果选择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则所得结果会失去平衡性和准确性,检验数据偏差较大。一般以同一厂家每60吨、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作为检验批。本工序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应进行二次复查取样。
复检发现钢筋不合格时,判定该批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涉及施工项目,并留有检验工艺报告,防止与其他批材料混用。
自然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对建筑原材料和配件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材料特性进行保管,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例如,水泥和混凝土是防水防潮的材料。因此,在对水泥和混凝土进行检验时,应在同一数量、不同部位的水泥中取样。样品充分混合后,用防潮袋等专业设备送检。混凝土检验时,样品温度应保持在200C左右,湿度指标应大于90%。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中,温度和湿度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温度控制在规定的湿度范围内。
检验的有关设备和操作方法应按严格规定设置,充分体现检验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建筑业应培养专门的检测人员,并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确保检测人员熟练操作技能,避免因非法操作造成的人为失误,如:在机械试验过程中,在检测初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必须检查支承面的平面度和相邻面的垂直度,检查是否有棱角。在检验过程中,材料需要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中心与下压板保持对中,用准确的检验仪器和高水平的检验员,这是完成建筑原材料有效检验,保证检验数据真实有效的前提。
当数据过高或过低时,同一组材料的检验结果相差较大,材料指标异常,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试验,并及时对检验结果进行复验和检验,并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异常的原因。通过对检测准确度的对比验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加强检测工作量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原材料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四、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人类活动、材料本身、机械、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等。作为建筑工程的前提和关键,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一座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进入现场前,要求相关人员熟悉材料种类、产品型号和强度等级,评价供应商对市场的好评,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范围。材料进场验收也尤为重要。验收合同的签订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原材料的实际情况需要符合质量规范。对检验不合格的厂家,应及时协调退货,并做好退货备注记录。
施工原材料进场后,各类半成品及配件需要有相关的质量保证资料。质量规范需以正本和副本的形式密封、标识和保存。进入现场的水泥等材料要贴上标签,注明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批号、数量和质量安全书。无论是配件、成品还是半成品,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进行检验。新材料使用前,还应进行鉴定和抽样试验,避免因检验不及时或漏检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物资发放采用专用车辆运输,并按有关规范堆放。施工期间,设计也应符合平面要求。进场后,应按不同批次堆放、选择不同的材料,并标明品种等级、进场日期、规格等基本字样,使原材料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出现问题时可追溯。
五、总结
建筑施工的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工程的优劣,综上所述,施工原材料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是一项相当复杂的过程,相关检验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检验水平之外,需要把好材料质量检验关卡,致力于将材料的验收、使用和存放工作做好,建筑施工单位要强化对原材料的存放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新军,李谭芳,吕旭东.浅谈建筑施工原材料质量检验方法与控制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12):84-85.
[2]孙维新.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J].建材与装饰,2016,(27):124-125.
[3]聂均.论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广东科技,2013,22(20):212+195.
[4]王富年.常用建筑材料检验项目及试验数据处理[J].材料分析.2005
[5]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6]俞鹃.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