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袁东祥
[导读]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长江流域的年度降水量不断增长,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长江流域的年度降水量不断增长,引发了一系列洪水泛滥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水利工程提防的建设,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河流和湖泊,减少暴涨洪水等现象,避免洪水威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
        1河道堤防护岸的常用形式
        1.1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覆盖式护岸,采取由上到下方式进行摊铺,也可以采用堤脚方式保护河道堤防,这种坡式护岸施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可以达到保护河岸堤防效果,能够实现对泥沙、水流、碎石等各项内容的合理控制,避免河岸在应用过程中遭受破坏和冲击。坡式护岸方式是目前湖泊、小型河道堤防建筑过程中最常用一种方式,并且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不错应用效果。
        1.2坝式护岸
        该方式在具体应用期间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从而避免河道中的水流对河流护岸造成直接冲击。坝式护岸一般都被建设在水流速度缓慢、水面相对开阔河道中。护岸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期间,要依据河流水流的具体情况,将护岸设置为顺坝、顶坝、潜坝等不同形状,实现其对水利工程河道堤防进行科学的保护。
        1.3墙式护岸
        该护岸是一种陡坡式护岸,护岸结构十分紧密,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河道堤防的保护,避免其遭受冲击,导致工程受到破坏。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情况来看,墙式护岸一般都应用在水面狭窄、水流较快河道中,这主要因为墙体护岸为梯形墙体,其在具体应用期间可以实现对水流冲击的抵抗,可以保护河道堤防,以免水流对堤防造成激烈冲击,导致堤脚受到破坏,影响水利工程质量。
        2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内容
        2.1堤基清理和土料碾压筑堤技术
        堤基清理和土料碾压筑堤是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施工的前2个环节。堤基清理有2道工序:一道是基面清理,另一道是基面平整压实。基面清理也包括2个部分:一部分是表层清理,另一部分是内部坑、槽、沟、穴的清理。基面平整压实同样包含2部分:一部分是堤基表面压实,另一部分是基面平整。基面平整压实工序是堤基清理的主要工序,堤基清理是属于隐蔽工程,该道工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堤基和堤身的结合面既能够抗渗又能够抗滑。在实际的河道堤防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标准,通过联合验收评定程序来检验工程结果是否合格。土料碾压筑堤单元工程一般是按照距离或数量来进行划分,如新堤填筑是按照每500m的距离作为1个单元工程,而老堤加高加厚是按照填筑量2000m3作为1个单位工程。土料摊铺和土料碾压是土料碾压筑堤工序的2个主要环节,土料碾压是该环节的主要内容。土料碾压筑堤单元工程在施工前需要专门人员到现场采集土壤,确定土壤的土质以及该土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4个部分:(1)上堤土料不仅要在颗粒组成上符合标准,而且还要在塑性指数上达到要求。(2)如果上堤土料中包含一些黏性土,那么,施工人员应当提前检测出该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度。此举是为了给正式施工的工作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3)如果上堤土料中不包含任何黏性土,也应同样测定该土料的以上2个参数。(4)如果土料的土质在施工前与检测时产生了结果的差异,那么,施工人员应当及时重新调整施工方案。
        2.2土料吹填筑堤和堤身与建筑物结合部填筑技术
        在土料吹填筑堤技术应用前施工人员会首先采集堤身的土质,确定土质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只有符合行业标准规定的土料土质才能够开展土料吹填筑堤环节。为了保证吹填区的土质尽量均匀,当施工人员应用土料吹填筑堤技术时,应当尽量让输送泥浆的输泥管管口调整为最合适的角度和距离。通常的调整方式是输泥管管口应该和围堰的堰脚和堤角始终保持恰当的距离,尽量让输泥管中的泥浆均匀沉降,从而充分保证堤身的稳定性。

堤身与建筑物结合部填筑技术包含2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建筑物表面涂浆,第二道工序是结合部填筑,后者是该技术的主要部分。河道堤防工程对这2个工序的要求都非常高,通常情况下验收人员会对该环节的2个工序分别开展验收工作,最大程度保证施工质量。
        2.3防冲体护脚和沉排护脚技术
        防冲体护脚包含2个工序:第一个工序是防冲体制备,第二个工序是防冲体抛头,后者是该技术的主要工序。在正式制备防冲体前,所有的参与制作的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都要进行质量检测,在保证质量合格后才能在河道堤防工程中正常使用。比如,一些砂石骨料、石料和混凝土拌合物等材料都要提前检测,若符合施工标准才能正常应用。沉排护脚同样包含2个工序:第一个工序是沉排锚定,第二个工序是沉排铺设,后者是该技术的主要工序。在河道堤防施工中,大多数的沉排护脚都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实际河道堤防施工人员会根据堤防工程现场环境采用恰当的沉排护脚方式。
        2.4护坡工程和河道疏浚技术
        护坡工程不仅包含砂石垫层和土工织物铺设,而且还包含浆砌石护坡以及干砌石护坡等,这几种类型的护坡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都要保证施工质量。通常来讲,河道堤防工程会采用其中的一种或者是几种护坡方式。河道疏浚工程是按照疏浚河道段来划分单元工程,一般每500m距离为1单元河道疏浚工程。河道疏浚工程也是河道堤防施工工程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3河道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1对图纸进行严格会审
        在工程施工前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综合分析和会审,寻找图纸绘制中是否存在不足,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对施工工序进行全面确定,使得河道堤防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会审图纸需要各个参与方共同参与,征求不同人员的意见,对设计目标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分析。
        3.2堤体填筑的有效管理
        河道堤防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可以有效防止洪水侵袭,而堤体是在整个过程中受到水力冲击的主要位置,一定要确保其整体质量。一是堤身填筑要彻底清除上层和下层铺土存在的松土、砂砾以及杂物等,保证整个建筑表面的湿润度,不留白,深度和密度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二是堤身建筑材料和填筑工作合理管理,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对堤身填筑材料进行严格管理,检测整个设计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基本目标,卸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压时平料、均衡上升,整个施工面一定要平整,上层和下层需要进行分段位置错开进行,铺料表面一定要保证湿度。
        3.3堤基和岸坡的合理管理
        堤基对于整个堤防具有良好支撑作用,堤基和岸坡是整个堤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对堤基和岸坡质量进行合理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对堤防表面存在的腐植土、泥炭和细砂等各种杂物进行清除,使其可以满足设计基本要求,避免出现急剧变坡和反坡。
        4结语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水利工程属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河道堤防施工既影响着社会经济效益,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注重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晨义.关于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213.
        [2]孙军,崔明星,赵文刚.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及其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27.
        [3]辛暖.浅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