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谭雯1 梅琳媛2 王霞萍2 沈超群2 李明2
[导读]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基础工程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连续施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处理施工方案,保证地基工程质量。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项目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其是我国各类民生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等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基准,保证工程项目本身可发挥出应有的职能。然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项目工程量大、专业性广等特点,加大施工技术产生问题的几率,严重降低整体工程质量,阻缓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为此,项目施工中,应采取正确、规范的施工技术,并从多个角度对技术的实施性、应用性进行探讨,保证每一项技术在对应的建筑环节中可发挥出本质价值,为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
        1.1打造良好的地基
        与其他工程不同,水力发电工程的建设周期长、规模大、负载大,在运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基础工程和施工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期地基处理不好,沉没、漏失避免出现等现象,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影响修理电气工程的稳定和安全。鉴于这一点,在修理电气工程的占地处理中,尤其要从施工现场的调查、施工设计的操作性、施工前的准备等方面考虑更多的因素,在修理电气工程的地基处理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故应在地基处由于“里”非常复杂,需要有关人员在施工计划中注意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达到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
        1.2重点关注隐蔽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涉及的因素较多,有时常会忽略施工的细节,为了防止出现极大的工程损失,应当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注重提高隐蔽工程的质量,当隐蔽工程施工时应当做好相关的信息记录,保证按照正常的顺序施工,在施工时还要加强检验,以科学的施工技术对隐蔽工程进行处理。
        1.3图纸环境结合施工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图的规范严格施工,避免施工人员盲目的、任意的,施工图经过对公共场所的综合调查确定,如按照设计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否则将无法妥善处理施工现场的问题,造成施工事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
        2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的考察研究和经验总结,本文将其施工注意事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整体分析,使基础施工有较好的耐久性,延长地基的使用寿命,解决发生故障部位,根据问题主要特征,预防地质现象。参考以往的失败技术实施教训,举一反三,注意基础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所提出方法的进行条件检测,进行考察,在提高技术水准的基础上,提高基础施工完成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基础施工处理完成后,要定期进行巡查和定期的质量验收,及时记录处理效果,出现事故预兆及时上报。相关质量检查也需要一定的可靠性政策来完成相关的工作,严格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并确保评估过程和结果摘要是根据固定的要求进行的。
        3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3.1锚固施工技术
        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整体来看,施工环境一般远离城市体系,且对水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水源周边的地质在水体侵蚀、渗透作用下,整个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将降低,如在此类土地上进行施工,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技术设定,以确保地基施工可满足整体工程建设的需求。

锚固技术的应用则是增加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通过将拉力杆的一端穿插到地基岩层深处,另一端则与地表建筑设施相连接,此种结构的组合形式,可直接将岩层与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平台,而非是以地基层为受力点,这样建筑物即可获得较高的结构力,提升整体建筑设施的承载力,为后续工程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3.2排水固结施工法
        在水利发展工程的建设中,许多工程面临着松软的土地基础,松软的土地基础含有大量的粪土和黏土,对工程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松软的泥土中的粪土和黏土的处理,经常采用排水、硬化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松软的泥土造成的地面沉降。通过稳定基础、安全施工、来提高整体功能,排水固结施工方法一般是基础加压由施工和技术排水施工两个部分构成,施工时要严格保证各部分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施工效果很好,但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泥较多的地基处理。
        3.3岩基加固处理
        岩基加固处理是提高工程稳定性,有效的防止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施工技术。采用岩基加固处理的技术可以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隐患威胁,一般岩基加固主要由断层破碎带与河床深槽、岩基不均沉降、岩基滑动加固等组成。在岩基加固时主要采用深挖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对岩层宽度较小情况需要对周围岩石进行处理,可以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对于宽度较大的岩层与断层,会对岩基产生较大的破坏力,因此可以采用混凝土梁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岩基处理时应当解决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深挖、固结灌浆、坝体处理技术等。具体应当对基坑中的围岩进行有效处理,还要清理基坑中的碎石,在加固基岩时可以采用固结灌浆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基岩的强度。
        3.4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5振动水冲施工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处理中,振动冲孔法也是最常见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法应根据振子进行。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工具,上下喷水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动和其他外部冲击,将进行基础设施的施工,并在施工期间进行相应的收费作业。一般材料以碎石或砂为主,保证每层的密实度,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3.6振冲处理技术
        振捉处理技术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门淤泥等进行清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振冲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河流底部泥土或者含水量较大的土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影响。振冲处理技术主要采用振冲器进行施工,进而起到保证土壤密实性的效果,可以对时疏松的土壤起到压实的作用。振冲处理技术施工主要采用电动振冲器,应当在施工前根据地域实地情况采用有效载荷实验,这样才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有效计量数据参数,提高施工有效性和科学性。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以强有力的施工方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做好基础性施工工作,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避免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实施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为社会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靳翔,李继珍,普忠波.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12-113.
        [2]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3]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