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各大一线城市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对建筑的需要也急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家的各个地方都开始大兴土木,原始传统的砖房、草房等都被拆解淘汰,一栋栋高楼大厦飞速而起。由于人口的增长和需要,建筑行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建筑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筑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可对于建筑来说,质量是其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质量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飞速的进展。由于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对建筑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建筑产业也成为了盈利的产业之一。对于建筑来说,最重要的无外乎是建筑的质量。虽然无论什么产业都很注重质量,但建筑类产业无疑更注重质量。这是因为其他物品的质量问题对人们的危害较小,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建筑就完全不同了。建筑如果出现了问题,首先被威胁的就是人们的生命安全,而选择建筑材料作为建设项目的最重要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设施的质量。所以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尤为慎重,要计较到它的各种影响。
1.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
1.1浆料造成的影响
1.1.1水泥胶结料
1.1.1.1水泥品种
当我们要选择水泥,最先考虑的应该就是建筑所处的地点方位,其次,我们还应该关注建筑项目的土壤、建筑过程中的气候条件以及建筑所需要的花费的问题。它不仅是要适应当地条件,而且还要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工程成本,为企业节约成本。类型不同的水泥会产生不相同的影响,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因此,我们必须谨慎选择水泥的类型,以避免抗收缩性差、抗冻性差、易粉化以及抗腐蚀性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容易对整个混??凝土结构项目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国家的行业标准,早强普通硅酸盐水泥应该是铝酸三钙的含量为3?7%。如果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超过这个标准,哪怕其他相关条件合格,这种水泥也会变得坚硬,强度和收缩的概率也会提高。因此,它并不适合使用,以免因控制而出现不正确的体积收缩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例如破裂。
1.1.1.2水泥含碱量
引发碱集料反射的各种因素之中,引发碱集料反射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疑是水泥中的碱含量。 由于水泥中的碱会与某些碱集料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混凝土的膨胀,开裂甚至破坏。如果发生了碱集料的反应,混凝土结构就会被损害,这会总损坏会一直进行下去,没有办法更改。
1.1.1.3水泥稳定性
通常来说,水泥的体积会在硬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影响在水泥凝固并硬化后发生熟料矿物水化过程时。如果这种变化只是发生在熟料矿物水化过程中,只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发生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这总情况如果发生在水泥硬化之后,再加上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影响,明显的不均匀体积变化就会在水泥石内部,这种变化会在混合物内部产生强烈的破坏力。这将导致一系列事故,例如建筑物强度下降,破裂和倒塌。另外,水泥凝结的时间,水化热和强度等特征,也会让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影响其质量。
1.1.1.4水泥用量
水泥的用量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成本预算。如果水泥的量不足,则容易导致混凝土粘度差,强度差,无耐磨性和容易破碎。如果水泥用量过多,不仅会浪费成本,而且混合后还会增加水泥和水的混合后的伸缩性,导致裂缝增加,还会导致水泥结构疏松和耐腐蚀性差等问题的产生。
1.1.2集料
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其中包含大量的凝胶材料和砾石。沙砾是骨料,其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通常,它的颗粒大,所需要的表面积湿润的程度就越小。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大颗粒聚集体来减少混合物的水消耗。当它们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会带来水灰比下降,强度也会增加的现象。当然,颗粒尺寸也需要在一定尺寸之间。如果骨料的粒径太大,则不仅会使结合面积变小,而且会使界面压力更加集中。对于传送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如果集料能够填满细小的孔隙,使总表面积适中并且有合适的细集料的,在这种良好的满足的条件下,混凝土的结构可以是均匀致密的,它的强度也会变高,耐久性也可以提高,可以起到节约水泥的作用
1.1.3骨料
骨料是指来自天然岩石、沙子等的一些材料。它可以应用在混凝土的填充这件事上,并且具有提升混凝土体积和耐磨性的作用。对于混凝土骨料的要求之一就是是坚硬的质地,并且还要有相对的强度,不含有害的杂质,泥浆的含量也需要在国家标准的范围之间。
不同厚度的骨料包含着的泥土不同,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它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
1.1.4材料配比
在建筑过程当中,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我们出来要选择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以外,还要规范材料相应的配比。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材料配比出现问题,从而使工程质量下降,慢慢的影响整个工程[1]。
配比不合格的结果是: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具有凹凸不平的特性。如果各种成分比例的有了微小的变动,质量也会发生明显的波动从而影响了强度,所以,为了避免多次调整比例。要尽量保持配比的稳定。水灰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耐久性,因此,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一定要好好确定比例,以此减少多余水的使用,这样即可以预防缝隙的出现,并保证质量。
2.混凝土结构的完善
2.1防止裂缝的措施
由于早期强度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会迅速凝固并硬化并散发大量热量,因此,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并进一步导致开裂。解决方法是可以将一定量的水泥与适量的外加剂混合,例如,可以添加20%至30%的粉煤灰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高温和大风天气下尽量不要施工,因为混凝土表面会很快缺失水分,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收缩并产生表面缝隙。
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单位用水量。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由混凝土中剩余水的连续蒸发引起的。根据相关研究,水泥水合所需的水量仅为水泥含量的20%,实际项目中使用的水灰比远大于此,因此收缩率也相对较大。因此,水灰比应该要有一定的控制,这样才能减少混凝土中单位水的消耗。
2.2防止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工程会被碱集料反应毁坏,所以要警惕含碱的建筑材料,应尽量减少它们当中碱的含量,这样化学反应也会相应的减少。也就是说,施工人员应尽量避免使用更多的碱容量过多的水泥,为了建筑安全着想,施工所使用的水泥最好是低碱性水泥,并尽可能避免化学反应。目前,硅酸盐水泥的使用率增加,通过使用这种水泥,逐渐减少了更多含碱材料的使用,混凝土结构中碱集料反应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从而更好的确保了工程质量。
2.3减少温变裂缝
长时间看来,混凝土工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变化,它会在结构表面出现裂缝。由于出现物理反应,所以这些裂开的缝隙也就产生了。当内部物理作用力过大时,力会直接作用在结构表面上时,表面上会出现明显的裂缝,这将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期间这种情况的发生。
3.增强混凝土强度
3.1骨料的使用
粗骨料是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之一。如果石材的强度相等,由于碎石的表面与卵石相比相对较粗糙,所以混入水泥中后的粘结效果也比卵石强。由这两种石头混合而成的混凝土,碎石混凝土要比卵石混凝土更好。细骨料对强度影响不大,因此砂型的设定尚不清楚,但砂质要求明确。
3.2外加剂的使用
外加剂也被称为减水剂,它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以前的建筑过程中,混凝土会加入大量的水混合,这就导致了许多水会流出来,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孔。强度就会降低,使用外加剂就可以控制混凝土搅拌后的水量,通过让水灰比降低来增加强度[2]。
3.3粉煤灰与矿渣
粉煤灰和矿渣主要应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上,它可以是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减少。同时,掺和料将刺激进一步的反应并增强后者的强度。特别细的粉煤渣可以填充小裂缝以使其紧密并进一步提高强度。
总结: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种种影响。有些条件虽然看起来微小,不需要重视,可也会产生巨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在质量问题上更加严谨,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这是令我们每个人都十分喜悦的事情。但伴随着发展而来的,也会有许许多多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清醒的认知自己。我们不否认建筑行业在这些年来做出的很多贡献和成果,也能看见这些年来建筑行业为了提高质量做出的种种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许多建筑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事故还触目惊心。这些质量事故是为我们敲响的警钟,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更加要记得质量问题的重量。在建筑质量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一丁点的放松,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认真,每一样建筑材料都要反复斟酌,只为了把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研究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方法,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得到促进,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勇.浅谈防混凝土浇筑开裂技术措施[EB/OL]2013-05-06
[2]苗严.谈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