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孙玲玲
[导读]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首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内容进行了简述。最后,着重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优化措施进行了阐述。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为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相关的研究实践提供助力。
        关键词:耐久性;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引言: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建筑工程的竣工,需要涉及许多的环节和部分,也由许多的材料共同使用组建完成。在建筑工程的使用材料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的使用构成了建筑工程的内在,是建筑工程的血肉,因此,对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混凝土自身除了比以往的建筑材料,如木头、石头具有更为坚固的特性外,其也较之二者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从而有利于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研究工作和任务。本文正是基于此原因,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作用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受到环境作用的影响的,在不同地区的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不同的。比如,在风沙较大的北方干旱地区,其风力大,侵蚀作用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要弱一点,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南方,风力的侵蚀作用就要小一点,但是由于南方的雨水较多,所以,在南方的建筑物中,受到雨水侵蚀作用,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是十分常见的。由此可见,环境作用的影响因素,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大的。
        (二)混凝土的品质类型因素
        不同混凝土的品质类型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一般而言,品质高、质量好、价格高的混凝土质量类型的耐久性一般都比较好,相对应的,品质低、质量差、价格低的混凝土质量类型的耐久性就会相对较差。
        (三)施工人员的操作因素
        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得当、正确、合理,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若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强,操作技巧熟练,那么就较小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程度。相对的,若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差,操作技巧生疏,那么就较大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不利于保证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质量,进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程度。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结构设计内容
        建筑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结构设计多种多样,从大的角度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现下对其进行简述。
        (一)寿命设计
        寿命设计是指要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程度的使用期限的内容纳入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设计中进行考虑。众所周知,每一个产品都有其产品使用的寿命期限,建筑混凝土结构也不例外。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程度可以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设计分为要求使用寿命和预期使用寿命以及设计使用寿命这三个部分。
        (二)可修复能力设计
        可修复能力设计是指要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程度进行可修复的能力的内容纳入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设计中进行考虑。要选择一些高品质的混凝土种类,并辅以一些好的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建筑结构规划设计技巧,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小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损害能够进行修复和补缺,从而不影响正常的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


        (三)材料制备设计
        材料制备设计是指要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程度的使用材料的质量纳入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设计中进行考虑。材料制备设计即通过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材料的质量来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程度的效果。这一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起到正本清流的作用,因此,其使用范围很广,在国内外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设计中都时常采用并进行相关的考虑。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员的设计队伍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优化措施的第一项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员的设计队伍。对于现今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设计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过硬、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所导致的,因此可以采取提高技术素人员能力的举措来改善。具体措施是可以通过提高薪资福利,留住长期员工的方法先保留一支长期的技术队伍。然后,通过定期委培,聘请专家,老手带新手的方式对其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让其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企业应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的把控力度
        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的把握力度,紧抓各个设计环节的质量,建立好相关的设计质量监管制度,把每一个设计者与设计工程相挂钩,做到一个设计工程有一个总负责人,权责明晰,这样才能使其设计人员有相应的紧张感和责任感,对其的设计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重视和自我检测,从而紧紧抓住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
        (三)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举措。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可以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进行执行和操作。首先,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该控制在混凝土浇筑的合理温度内,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尽量保持温度的稳定。其次,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也要控制适宜,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急急忙忙,需要等到混凝土浇筑适宜的时间进行浇筑,方可得到最好的混凝土浇筑效果。最后,对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执行人员也要进行严格的挑选,要选择经验老道丰富的熟练技术人员,保证混凝土浇筑结果的质量。
        (四)打好地基基础,做好地基工作
        地基是一个建筑工程的根本和基础,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建筑工程的地基工作没有做好,建筑工程就会摇摇欲坠,最终崩塌,而如果建筑工程的地基工作做得好,则有利于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打好地基基础,稳定建筑物重心,保持建筑物的稳定与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将地基工作外包给专门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公司,通过其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相关的工作,从而保证地基基础工作的质量。
        四、结语
        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工作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对于其相关现状要有相应的了解,对于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关注,然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好好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芝.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中的处理方法[J].中国标准化,2017(22):132-133.
        [2]王琳.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其结构设计[J].混凝土,2018(06):132-135+140.
        [3]高国成,龙宇.浅析混凝土耐久性后期控制解决方案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9(01):3-4.
        [4]朱博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64-65.
        [5]徐晓霞,朱林.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