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工程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土建结构的稳定性。桩基是土建施工的基础性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选择恰当的桩基施工技术,能够为土建结构创造稳定的基础结构,保持结构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桩基技术类型多样,工程人员需结合其结构特征,选用最佳的施工技术。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土建结构中,桩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对控制地基不稳的情况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
对任何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施工过程中都要打好地基,只有做好了基础处理,才能够支撑上部荷载。随着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桩基施工技术也日益多样,不同的桩基施工技术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土建结构的稳固性,需在桩基施工时提升桩基承载力,使得桩基具有良好的性能。桩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初阶段,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应用与管理,提高基础稳固性。
1.桩基技术的概述
1.1桩基的概念
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打下的桩需要与上部的承台加以连接,形成稳固的基础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始之前,工程企业需结合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做好地基选择与处理。一般情况下,建筑地基多建于地面松软、地下坚硬且周边不存在大型建筑物的地面上,这种区域位置的选择原则主要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地面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在地基形成之前,工程企业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保障地基建设符合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要求。
1.2桩基技术的概念
桩基技术应用以后,最终在建筑区域内形成了深层基础,在此基础中包含了桩基顶部承台与基桩的合并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桩基技术是最需要注意的技术,如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地基较浅、浅层土质不佳,就必须要应用桩基基础来加以处理,实现地基加固。桩基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基础与结构的稳固性,为建筑工程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与标准。
2.土建结构中桩基施工技术的而具体应用
2.1挖孔桩应用
挖孔桩主要是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很多土建结构基础施工中较为常用,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作业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这种桩基技术下,施工的总体成本相对较小,具有施工的灵活性与便捷性,施工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小,能够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基于其施工的技术优势,受到了施工企业的青睐。挖孔桩应用过程中,桩基础直径在800mm以上,桩的承载力较高,在楼层数较少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这种桩基础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所形成的桩基础具有抗震性好、环保性高的特征,利用此种施工技术时,由于是挖孔作业,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存在施工的安全风险[1]。为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作业开始之前,工程企业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情况的监测。
2.2灌注桩应用
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由于工程现场环境的特殊性,从几种桩基施工技术的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来看,选用灌注桩施工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施工效果。与挖孔桩相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依赖性较高,很多的施工环节是由机械设备来完成的[2]。以施工过程中灌注方式为划分标准,其主要包含了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在应用的过程中,需借助于锤子等的冲击作用,将灌注桩沉入沉管,在所有的灌注作业结束以后,相关施工人员需及时拔出沉管。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原理与挖孔桩相类似,区别就在于其挖孔作业是利用机械设备来进行的,为保障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施工开始之前,工程人员需详细勘察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避免钻孔作业中遇到硬质岩块无法钻进的情况。
比如,以某一建筑工程项目为例,此工程总体建筑面积在6000m2以上,从建筑结构的构成来看,其主要为二类多层建筑,在此工程项目中,所设计的使用年限、耐火等级分别为50年、二级,针对此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灌注桩技术,此施工技术保障了工程现场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桩基础数量为183,每根桩的直径达到了800mm,在浇筑作业中,采用的是C30混凝土。施工要点如下:(1)施工人员需首先借助于全站仪与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来进行每个桩基础的定位,保障定位的精确性,避免出现定位不准的现象,将桩基础的位置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在桩基础中心位置处,要利用特定规格的钢筋来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3)清除桩基础孔内存在的杂物,保障钻孔内壁的清洁性。(4)灌注桩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需反复进行孔底的检查,如果其难以达到灌注施工的标准与要求,就需要开展二次清孔。(5)在灌注施工作业结束以后,需要实施一段时间的养护。
2.3预制桩应用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可选择性较多,为保障良好的施工效果,工程人员需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比如,施工环境、施工需求等,选择最佳的桩基施工技术。预制桩施工技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技术,但是,其施工会对工程现场的土壤质量、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扰动,这是预制桩施工最为突出的负面影响[3]。因此,这就要求工程人员需在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之前,详细调查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要进行桩基础位置的科学布局,通过定位设计,最大程度上降低桩体结构本身对现场土壤的挤压作用,避免预制桩对周边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预制桩施工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好、承载力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在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得以有效应用。
3.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1优化桩基施工技术方案,合理设计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础施工时,为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施工企业需不断优化桩基施工技术方案,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选用最为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人员需在自身的岗位上注重技术积累,不断学习最为先进的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整个的桩基施工能力。由于在一些桩基施工技术上,需利用机械设备来完成相应的施工作业,因此,施工企业内的有关部门需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并及时更新设备[4]。技术人员在桩基础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现场存在的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工艺,保障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2建立健全施工建设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企业在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加强施工建设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指导施工人员的桩基施工实践,使得有关的施工人员能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以制度作为基础,不断进行技术细节的控制,提升桩基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近年来,各类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增多,在这些工程项目中,桩基础施工将会关系着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承载力,为避免桩基础技术应用不当所引发的结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桩基施工技术的选择,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497(12):187.
[2]夏龙,张莹莹,赵衍科.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6):1.
[3]宋夏.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000(019):273.
[4]蒋伟军.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管理及应用探究[J].城市建筑,2015(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