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传云强
[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增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成功的关键。但在实际的工程结构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工程结构裂缝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裂缝的出现会对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使建筑的寿命缩短。因此,对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控制与处理是建筑行业发展中待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并就工程结构裂缝处理和控制的措施作了细致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施工部门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进行改革。在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质量问题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解决工程建筑中出现裂缝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减少工程裂缝的出现,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现在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危害
        其实再好的房屋可能都会存在一些裂缝的问题,这跟现在使用的建筑技术有一定关系,但是如果建筑裂缝面积很多,这就是存在严重问题,因为问题的存在就会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所有房屋必须经过验收,裂缝过多或者过大都不能通过最后的验收,不能验收就不能出售,这就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和开发商的收益;其次,建筑的工程中,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准确,质量不合格,这就会降低整体的粘度,房屋的承重力就会下降,承重力下降就会导致部分墙体下沉或者裂缝,这样就会影响房屋整体质量,而且作为开发商发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解决,这次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例如,购买者看到墙体裂缝一定会质疑房屋的质量是否过关,影响销售;或者已经购买的人或者居住的人看到房屋出现裂缝一定要投诉的,所以出现裂缝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一方面是让客户安心,另一方面也是对人们安全负责,因为房屋裂缝大的会威胁到人们的安全,所以一定就要降低裂缝的产生。
        2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2.1建筑结构塑性收缩
        建筑结构塑性收缩一般只存在与建筑物的表层,通常是由于温度变化或水分挥发过快导致混凝土浇筑后表层混凝土体积收缩,产生开裂。这类裂缝主要受外界环境影响,主要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温度和风力影响进行充分考虑造成的,由于裂缝只存在于表面,一般只影响混凝土外观。
        2.2荷载裂缝
        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功能的增大,势必会加剧建筑的荷载,因而也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严重的荷载裂缝问题。这一问题的发生是由于建筑物荷载压力过大,并且建筑的荷载压力分布不均,进而会导致不同的结构裂缝的数量和部位。
        2.3塑性沉降裂缝
        塑性沉降裂缝的主要特征是“中部宽,两侧窄”,外显梭型,大部分出现在建筑的变截面位置和梁板交汇和梁柱交汇的位置,通常裂缝深度可到达钢筋的表面。降低或防止产生这种裂缝的主要方法是对水灰比、砂率及坍落度进行合理控制;对于一些截面差距较大的构件,需从比较深的位置进行浇筑,再将其静置1-1.5h,确保其沉降稳定之后和上部的截面层同时浇筑,需对保护层的厚度合理控制。
        3建筑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优质建筑材料的选取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相关单位要严格把控各种建筑结构材料。所以,在对建筑结构材料进行采购时,应该对材料进行更综合的考虑,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性能、价格等多个因素,既要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又要科学适当的降低材料成本。


        建筑单位要考虑到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压力、施工环境、温度温差,保证建筑的结构科学合理。此外,可以添加多种外加剂,以防止出现混凝土热胀冷缩的问题。
        3.2外部温度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工作前,需要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检测工作,使得其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满足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减少裂缝的产生,尤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及投料。水泥水化热是造成混凝土施工时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施工企业在施工时根据各项性能要求,尽量降低水泥的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多选取低水化热的水泥进行施工,减少混凝土搅拌时散发的热量。混凝土实施搅拌前,借助冷水对碎石进行冲刷,减少产生热量。单位要选取有效的施工与浇筑方式。在夏季和冬季的不同温度下进行作业时,要采取必要的温度控制工作,杜绝高温作业或者低温作业,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差。实施浇筑时,使用分层浇筑施工,加强混凝土散热能力。若建筑工程施工选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单位要安装冷却水管,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和内部应力,杜绝产生裂缝。
        3.3加入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想要减少工程建筑的裂缝问题,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使用更加规范的建筑加固设计工作,选择正确的建筑加固方法,以此提高梁板的加固质量。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结构加固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并严格把控配筋的方法。在配筋方法中,要采用双层双向通长方式,以此提高建筑梁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加强对工程裂缝出现的掌控。想要减少工程建筑出现的裂缝,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设计时,要保证钢筋之间具有稳定的空间和距离,把裂缝出现的时间延长,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混凝土和钢筋的结合以及外加剂的使用,降低混凝土产生收缩的现象,减少或延长结构裂缝的产生。
        3.4提升混凝土的浇筑的管理工作
        做好建筑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养护处理工作,可以更好地降低混凝土的水热问题,防止出现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而引起的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后,需要及时开展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强度符合建筑施工的使用要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建筑结构质量。施工单位在工作中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完善混凝土养护监督,保障各项环境充分落实。
        3.5有效控制混凝土板开裂
        建筑结构裂缝主要出现在楼板部位,应采用提高钢筋和混凝土标准的方式有效控制开裂。严格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配筋率,有效分解受到的应力和拉伸作用,提高承受荷载的能力。合理进行钢筋布置,确保钢筋起到抗拉伸作用。严格检查钢筋的数量和位置,保证施工质量。从结构设计方面控制楼板裂缝,首先确定建筑结构强度,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受到沉降变形的影响,全面解决由于沉降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拉应力、剪应力变化,减少变形开裂。另外,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在房屋拐角、阳光照射处、两单位元结合部位布设双向双层的钢筋,建筑结构跨度在4m以上的部位,应将负弯矩钢筋隔开并拉通,并在建筑外墙墙角设置放射性钢筋,且长度不低于2.1m,数量不少于8根。合理控制钢筋间距,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筑各部位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建筑结构裂缝。
        结语
        随着中国步入现代化转型加速期,建筑行业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的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目前的建设既要求可以增加建筑的规模和功能,而且还要求施工单位积极开展预防措施,降低建筑物结构裂缝问题对建筑质量的破坏,更好地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帮助建筑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要飞.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24–25.
        [2]赵斌鑫,郭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8):93–94.
        [3]匤宝平.浅谈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J].低碳世界,2018(8):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