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反映出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还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保障。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因此做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植物的养护管理有利于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可推动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园林绿化植物后期的养护要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后期;养护管理
1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视度低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后期的养护和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是一个周期性漫长的过程,目前大部分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招投标时,都会承诺免费养护几年,但是在养护期间的投入是没有收入的,所以就会导致施工结束后对后期的养护和管理重视度极低,只是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施工,却没有重视后期的养护,没有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当做是工程施工的一部分[1]。但是实际上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能否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
1.2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不合理
在很多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上并没有严格的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去考虑,而是只注重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美观,去高度效仿其他成型的设计,缺乏整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最终呈现出的园林绿化无法充分地适应当前的生态环境,而且在整体的结构上也缺乏较好的稳定性。不仅直接影响了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同时也给后期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也会消耗大量的养护管理方面的资金和人力。
1.3缺乏规范的养护技术与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绿化植物的养护以及整体景观的管理都是非常具有技术性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不够,导致出现不科学的养护和管理方法,给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另外在实际养护与管理中缺乏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缺乏先进技术的应用就会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效果,同时也会大大降低管理效率。
2园林绿化植物后期养护管理要点
2.1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方案
园林绿化施工结束后,为做好后期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应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方案。这是因为绿化植物的养护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因此,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植物,结合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养护管理的方案和计划,并在实施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对养护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根据养护管理的效果作出适当调整,不断完善,以保证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中。
2.2 优化管理责任制
有效推行和优化相关的管理责任制,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好的作用。优化管理强化管理首先就是要将管理进行目标化,将整体的管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班组承包管理制或者是个人岗位责任制等,这样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中各个部分都有相对应的负责人,在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质量进行考察,根据不同的管理方面制定不同的考察制度,可以实行每周一查、每月一查以及每季度一查等,再通过个人评比或者是岗位评比或者任务评比等方式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和评比制度,评比出优秀管理小组或者个人给予相应的荣誉及奖励,通过这样的竞争关系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长效管理[3]。
2.3植物配置技术
在植物配合方面不仅要考虑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观赏性,同时也要考虑配置是否符合科学,所以必须充分了解培植土壤以及当地的气候等环境的影响。
在结合主体植物的生长习性等因素,采用相应的艺术搭配说法将各类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置,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体现出来。在搭配过程中,应该尽量丰富园林绿化工程的物种,在保证整体布局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应该多配置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从而保证其生态的稳定性。
2.4整形修剪技术
该技术是在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和管理的关键性技术,能够有效调整绿化植物的生长以及满足园林绿化工程的观赏性。在对绿化植物进行整形修剪时,应该尽量选择春冬季节,因为春冬季节植物多数都在休眠,不会因为进行整形修剪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在整形修剪的过程中也要有效清除绿化植物的病枝病叶,可以促进绿化植物的生长[4]。根据不同的绿化功能采取相应的修剪技术,使绿化植物的造型能够满足观赏以及绿化的需求。
2.5园林养护绿化相关细节
园林建设初期花坛草坪等植被比较娇嫩,需要对其进行精细养护,对于平面植被花卉可以建设自动喷灌设备对于立体植物采用高压喷雾器灌溉,喷水时间和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植被的生长条件设定此外也要注意根据时节气候进行调整,植被施肥根据生长情况酌情施肥,注意”肥害”化肥千万不能过度,肥份过浓或选择不适当化肥将导致植被生长颓萎甚至烂根死亡,园林修剪的目的是控制植株高度,维持设计形态,促进固有生长,保持图案明显,姿态整洁,修剪方法主要有疏枝、疏花、疏果、摘心、去病枝、残花败叶等园林养护需要对植被进行定期修剪才能维持植被固有姿态。植被生长过程中难免受病虫的残害,因此驱虫防止是必要的,防治害虫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理过程中辅以相应药物,害虫一般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虫,地表虫主要残害枝叶枝干一般为蚜虫、蚧壳虫等,地下虫主要吸取植株根部养分一般为地老虎、白蚁等,害虫防治一般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生物防治是适用于较轻的害虫防治或者害虫预防,害虫残害较轻时可以剪去残害枝叶或者挖出害虫残害区域,采用灯光诱杀可以达到消除部分害虫预防的目的,好处是无污染对植株影响小,化学防治主要是通过药物喷洒比较适合严重的害虫防治,其中注意的是选择适合的药物是关键,喷洒浓度和用量也需严格控制。补植是对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的植株进行更换,目的是维持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保持园林景观的协调。对于园林景观中中的树木需要对不同的树木进行专门的养护,因为树木的种类、特征、树龄都不相同且树木作为园林的主要部分需要对其精细化养护,树木的灌水需要根据树木的需水量而定,树木分为喜湿润、喜干燥、和较耐干旱树木对喜湿润树木注意定期浇水,干旱季节格外补充水分,对于喜干燥树木可以少给水或者不给,在梅雨季节及时给树木排水,此外灌水还需要因土质而定,对于保水土质少给水,疏水土质多给水,树木生长期正常灌水,树木休眠期耗水量小可以不灌水,灌溉的水需要河流水或者自来水,不可以用生活或者工业废水,可以对灌溉水进行酸碱度检测,保证灌溉水的无害性,灌溉的过程中可辅以稀释化肥,具体使用根据树木状态而定。树木养护精细化需要对日照量进行控制,不同的植物喜光度不同可以通过覆膜减少水分蒸发对主干枝叶进行卷曲,搭棚可以减少光照量减少水分消耗。
结束语
综上,园林绿化若不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最终只能造成前期的施工建设前功尽弃,种植好的植物最终腐烂,浪费设计者的意图。只有实现后期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园林绿化的所有工作。园林绿化植物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养护与管理应相互结合,缺一不可,为打造美观的园林景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局明,刘小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8(14):83+85.
[2]李孝济.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后的初期养护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8,38(24):221.
[3]张维囯,陈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93.
[4]林浩.景观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52.
[5]陆洲峰.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