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 杨雪峰
[导读] 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建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建筑不仅仅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

        摘要: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建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建筑不仅仅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更是我泱泱中华文明的代名词之一。多元化是我国建筑形式的重要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现下建筑多为高楼大厦,建筑形式单一,虽然充分体现现代化特征,但是却丢失了建筑地域文化特色。所以,为了地域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应将地域文化体现在建筑设计之中,打造出现代化与地域文化并存的建筑,让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展示出来,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传递、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城市建筑不仅是城市标志的象征,更是通过建筑可以直接反映城市的风格与特色,对于旅游观光者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通过建筑群,更能凸显地域文化的整体内涵,随着我国今年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帮助更多人认识到城市风格建筑的特色,将城市精神内涵传达给更多的人,以此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建筑融汇城市风格,提升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能力,推动城市的创新与发展。
        1地域文化概念
        我国有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其可以理解为,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从建筑设计的层面上分析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地方建筑风格样式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会给建筑带来一定的差异性特点,而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者也会有自己的设计手法。也就是这种不同风俗的流行,经过长久的发展逐渐被保存下来,但是并不是说一个地方的流行就一定能形成属于它地方的文化。地域文化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类型,比如北京文化、天津文化等。它涉及了较为丰富和复杂的结构内容,对人的行为意识有一定的影响。
        2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注意利用当地材料,结合地方特色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当地建筑物落地取材问题,多使用当地已有的材料,既能够减少成本,又能够节约运材时间。在当今,大多数建筑采用混凝土,千篇一律的混凝土用材建筑,虽然符合现代发展走势,但是整体上不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传承。虽说现代不会设计人们去住窑洞、去住竹屋,但是这种文化遗留代表着我国曾经的先进文明成果,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将这些遗留文化融于建筑设计当中。例如窑洞的构造,整体呈圆形,设计师可以将窑洞的大致轮廓形状设计成现代建筑物形状,充分保留原始居住特点。在取材方面,可以利用当地的木材和黄土,结合当地地质特点,对黄图土进行适当的掺杂,加以利用。
        2.2结合当地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不同促使不同地区建筑物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光照、温度以及风量等因素,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地区居民的地域性格。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合理利用色彩、结构,使建筑物能够显示出当地的地域风情。例如:我国南方气候比较湿润,温度较高,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防潮和通风,就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南方人群性格比较温婉,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多采用圆滑的处理,少些棱角使建筑物显得温柔些。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天气比较寒冷,人们的性格也比较爽朗、大方,在建筑设计时应该注意增强建筑物的保暖性能,在外形设计上可以多些线条来体现当地人民豪爽的性格,在建筑色彩上,不能够选用大量的清冷色调,这样会使人们感到更加寒冷,应该尽量的采用暖色调。


        2.3建筑立面及道路设计
        对于建筑立面及道路等建筑附属结构的地域性表达,往往需要抛却整体型制向地域性靠拢的设计理念,而应从具有典型特色的文化细节,如建筑雕花、自然装饰、民俗物件、生活场景片段呈现等进行立面的地域性表达,不仅可以避免单一建筑型制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带来建筑设计个性化美感彰显,更能实现建筑文化感和人文情怀的多维度发散,使得建筑更具系统性和文化立体感。此外,对于建筑立面的感官表达还应通过建筑材料本身的色彩搭配、立面色彩粉饰的艺术彰显等实现建筑美感与地域特色的有机表达,从而给予人们视觉上足够冲击与享受的同时,带来人文精神具象、抽象地多重传承。
        2.4取景造境
        取景造境是建筑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设计营造出地域建筑的意境,让更多的受众群体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变化。在建筑设计中,取景是指将地域特征的相关信息采集出来,通过设计者的构思,将采集的信息运用艺术的手段营造出空间上的意境,并将新的艺术形象融入其中。取景造境是体现地域建筑的必要条件。设计者应充分理解本土的地域空间与物像,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其叙事化,使受众人能够在建筑环境中,通过感官与情感得知具有地域特征的空间意向。特别是在一些细节方面,通过创造的情境去烘托气氛,使人从心底感觉建筑所要表达的意蕴内涵。
        2.5注重细节设计,结合中华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建筑设计也是一样,合适的、精美的细节能够提升建筑物整体美观,而细节的建造并没有巨大的难度,因此,建筑设计要讲究细节的重要性,多利用细节提升建筑物整体品质。细节包括很多方面,可以是一个精致的房屋边角、可以是一副特色的壁画,细节的设计还可以结合当地人民的信仰,例如印度的佛教建筑,整体上就给人一种温暖、善良的感觉。现代设计要具有独特风格,需要设计师大动脑筋。但有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永不过时,就是结合中华文化。我国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地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还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可供设计师利用的形式居多,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我国优秀文化传统。
        2.6注重文化与技术相结合
        建筑物整体的结构设计需要技术,而区域文化的融合更加需要相关的技术,所以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和相关的技术进行相互结合,不同的建设技术能够提升整体的设计效果,可以说每个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要发挥出现创新能力和相关的个人思想,将建筑设计融入自己的情感,结合自己的思想与设计理念来完成整体的设计,而对于不同的设计来说,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变化,所以就当前的整体建设与设计来说,应结合有关的建筑设计理念来完成相关的区域建筑物建设。
        结语
        在21世纪,关于建筑方面的设计理应围绕地域文化这一点展开。地域文化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各地的人文历史。各地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上的材料、气候、环境及人文特色都影响着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促进地域特色的发展,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地域文化对民族风格和人文历史发展有着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只有理解地域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才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设计。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材料选择方面也应考虑地域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地域文化必将成为今后设计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孙海琼.探析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及其地域性表达[J].建材与装饰,2017(36).
        [2]彦涛.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地域性表达[J].环球市场,2017(22).
        [3]胡桢.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及其地域性表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
        [4]郎宇茜,詹立宇.地域文化解析下的城市风貌塑造路径探索——以成都天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J].中外建筑,2019(05):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