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庭院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刘忠强
[导读] 传统庭院作为一个建筑空间形式,既有自身审美的特点,又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摘要:传统庭院作为一个建筑空间形式,既有自身审美的特点,又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传统庭院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能够为当代生活方式下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居住和使用空间环境。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传统庭院,然后分析了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庭院形式的融合,并详细的研究了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庭院形式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庭院;现代建筑;应用方法
        引言:中国传统庭院在功能审美以及文化上都能适应现代要求。功能上,作为空间的一种活力组织方式,对建筑室内外的穿插、渗透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庭院具有很强的活力,在多种类型的建筑中均有应用的可能,因为它能够使空间灵巧多变,还具有调节生态的作用。审美上,传统庭院空间在要素构成和空间营造上所表达的意境往往令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中国传统庭院概念
        庭院是一种很古老的建筑空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庭院狭义上指由几面墙围合而成的封闭式空间,广义上的解释则为建筑物或者其所属局部围合而成的空间。传统庭院是由建筑、墙垣、走廊围合而成的,顶部开敞的内向性半封闭空间。传统庭院包容了川西风格、苏州园林风格、云南园林、唐风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庭院的精华。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庭院形式的融合
        (一)空间布局上的融合。传统庭院空间中的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和添景等造园手法,一直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是常用来营造包含文化底蕴和特色表现力的建筑空间。相比传统庭院的创新点在于组织材料和组合方式的变革,像新型结构和材质,以及造园技艺的丰富和提高,但它步移景换、小中见大的意境却是与传统庭院的深远韵味是一致而和谐的。如万科第五园的庭院设计。采用景和墙体形成对空间的分割,又利用墙体的“通透”和“漏空”的传统庭院特色,将建筑、水景和植物景观和谐的交融为一体,传达出具有感染力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造景效果。
        (二)意境要素上的融合。中国艺术的表现力在于含蓄而又意境深远。在现代庭院设计中通过生活艺术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延续。传统和现代意境要素的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庭院环境。如芙蓉古城的设计风格中糅合了苏、滇、唐建筑中的传统设计精华,组织要素是围合四合院的建筑形态为群组建立的。既有川西特色民族风格建筑的精髓,巴蜀的文化内涵,云南的朴实深远,集江南水乡、温柔缱绻的情趣为一体,整体建筑外观展现了典雅灵韵的气质,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设计理念上的融合。庭院是居住空间和活动空间的一个过渡、相交融的地段。完美的居住生活和自然环境是不相分离的,所以庭院环境是居住生活的精髓,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吸收借鉴传统庭院设计的精华部分,将传统庭院的优秀设计意蕴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性、灵活性、艺术审美性当中,对整个居住空间进行更有灵性的规划与创作。如北京泰禾院子在设计上就把传统庭院设计的民族特色进行了归整和布局。它最突出的设计手法是让围合要素充分发挥,形成独门独院,大门、院门和宅门,三重递深的方式。
        三、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庭院形式的实际应用
        (一)人性化建筑设计
        传统的庭院空间具备遮阳避雨的功能,为人们的精神方面提供了一些寄托。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的借鉴这一功能,为人们打造一个可以放松心情、与人交流的休闲环境。现代建筑中对于人们来说舒适的居住环境是第一要求,人们可以在居住的小区内散步、玩乐,这是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环境的一种要求。

如在小区内设置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而且这些座椅的布局也是在确保人们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还确保了人们的社交需求,我们在现代建筑区域中常见的座椅设计形状有L型、圆桌型等。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了方便人们在散步休闲的过程中能够随时休息,会根据建筑周围的距离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设置一些座椅、避雨的凉棚等,满足了人们在休闲娱乐时适当休息的需求,更体现出现代建筑人性化的设计。
        (二)建筑的美观化设计
        1.植栽。现代建筑设计中沿用了传统庭院中植物栽种的道法自然传统文化,每一种植物都赋予了特殊的涵义,而且承载了我国的文化情趣,在传统庭院中不同植物的栽种有很多,如形态独特的植物,会单独栽种在一个地方,在庭院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传统庭院中还会种植竹子、菊花梅花来营造庭院的美观。而现代建筑设计中充分的创新了传统庭院中的设计,充分的运用了草坪以及水池来营造建筑周围的环境。
        2.置石。传统庭院中运用的景石较多,而这种景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展现出了很强的拓展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周围场地上充分的利用了景石,不仅能够解决地形上高差的问题,还起到了遮挡的作用,能有效的对不良视觉元素进行阻断。向台阶、座椅上使用景石,既美观又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
        传统庭院中使用的景石通常都赋予了人们的情感,传达着生命的气息。现代建筑设计空间时,会详细的对景石的气质进行研究,将其充分的与周围植物以及地貌进行完美结合。而现代建筑中会使用先进的切割以及打磨技术来制作景石,既有传统庭院中景石的生命气息,还有着现代的精神。如苏州的一座博物馆中有一片石头山墙,就是通过景石的自然面与切割面完美组合成错落有致的石墙,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3.铺装。传统庭院中的铺装虽然有着独特的风格,不过铺装工艺过于繁琐,图案太多,现代建筑中铺装需要着重考虑整体的融合性,一定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简化铺装工艺。在现代建筑中实施铺装需要对传统庭院中卵石、瓦、青石等材料的铺装设计进行创新,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出不同的铺装效果。同时可结合现代建筑中新的材料来营造出传统的意境,如人造石、透水混凝土等也可在其表面进行做旧处理。
        4.水体。传统庭院中水体是主要的景观之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一直被应用。通过水体营造出来的景观可以激发人们美好的感受,对净化人们的心灵有着很好的效果。在传统庭院中,水是自然景观的中心。虽然水本身没有形态,不过,传统庭院中会通过理水的手法来处理水的形态,其原则是不使用直线,通常围岸都是使用山石或是圆石,而且现代建筑设计中都是使用混凝土来构造曲线小桥。
        5.墙面。传统庭院中的墙面有着其独特的构造,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冲击力,而且能够与观赏点形成相互辉映的对景。在现代建筑设计墙面也可充分的应用传统庭院的设计,如狭小的建筑空间可以结合水体,提升墙面的视觉效果,可将一池静水安置在适合的墙边,这样建筑的空阔感能够有所提升;在建筑墙面上进行有寓意的雕塑或是镶嵌等,都能有效的提升强烈的视觉感。
        四、结语
        传统庭院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意义远不止于借鉴,我们应遵循传统,继承传统,让现代技术与历史文化得到有效结合,让现代建筑设计在变革和传统中达到全新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1]孟庆民.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应用中国传统庭院形式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3(28):94.
        [2]柳长春.中国传统庭院建筑装饰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1):79-79.
        [3]诸曼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在现代庭院设计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000(004):201.
        [4]马松影.透过中国传统庭院的和乐精神看现代住宅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Z1):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