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园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不仅要满足老师和学生的环境与美学要求,同时也要满足老师和学生的使用要求。在环境保护理念的影响下,对校园建筑的设计不但要发挥校园建筑的功能,同时也要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环境保护要求相一致。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旨在能够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分析
前言: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已经不容忽视。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作为一种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也愈发受到重视。当绿色建筑理念应用到校园建筑中时,应注意到校园建筑的独特之处,即在具备相应教育示范作用的同时,还应符合校内师生的美学、使用与环境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独特的生态校园建筑。
1生态校园建筑
“生态校园建筑”就是将生态系统概念和校园建筑相结合,老师和学生住在同一个空间。因此,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在系统中将学校内建筑周围空间的各种物质、能源形成一个有序空间,实现校园生活学习环境的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生态平衡。想要对校园建筑进行生态校园设计时,其一,要考虑生态问题,学校人口密集,生态校园设计时,需以自然生态原则为基础,充分研究学生、校园自然环境、建筑三方面,以期为老师、学生建造个舒适的生态的校园环境。生态校园建筑是绿色建筑理念中关键点的构成部分,因此,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景共存的基本理念,校园生态建筑环境设计要有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功能,也为生态校园建筑设计需具备的基本特征。其次,生态校园设计要具有环保低碳和技术先进的特点,以有效的节约资源。
2生态校园建筑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1高效利用资源
在对校园建筑进行生态化设计时,要将绿色环保建筑融入到设计中去,在校园建筑现代化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出发,融入最新科技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科学与生态融合起来。因此,生态校园建筑在设计时,要在提升校园建筑的实用性与功能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校园环境建设,在相应环保的同时,确保校园建筑的安全性与美观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保证学生安全。
2.2能源的低耗
环境问题中,资源与能源匮乏问题已经不容小觑。因此,从绿色建筑理念来设计生态校园的过程中,能源低耗是一个必须重视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应着重在有限的规划与布局内高效利用能源,减少不合理设计带来的空间浪费、能源不合理损耗以及对师生的影响。
2.3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
校园建筑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地理环境对于建筑设计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时,要提前考察好校园建设环境,合理的利用地形以及自然资源,保证校园建筑建设完成后,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让校园更好的融入自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并且降低成本与能耗。
3某校园的建筑绿色生态设计分析
此工程有20000m2的总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为23577m2,5辆地面机动车泊位数量,此工程地上建筑6层,主要的建学楼,建筑高度达24m,局部是地上1层,功能是风雨操场,建筑高6.6m,对建筑开展绿色设计,要求达到国标设计标识的一星级别。
3.1总平面布局
1.整个校园的规划设计用地分为了体育运动区与教学区,教学区有室内游泳池、风雨操场和教学楼。体育运动区有室外足球、篮球场等。用地呈南北方正走向,西部设有300米塑胶跑道、室外篮球场和足球场等。风雨操场、室内游泳池利用主体建筑地下空间,在土地东北部进行设置,使建筑主入口的中轴线预留视线空间,用地南侧设置综合楼。2)校园用地东侧小区道路上为校园主入口,并将教师办公、后勤入口独立设置在用地东侧。3)顺着用地东侧设置车行道路、南侧设地下车库出入口。
3.2设计特点、指导思想
校园周边是住宅用地,其规划用地坚持“生态化、园林化、现代化”原则,合理的交通组织、教学楼南北、主楼南侧和体育场北侧都留下了大片绿地,为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从小区到校园,从校园整体环境到教学楼内庭院,设计多层次的园林空间,围绕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3.3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1)外墙
200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热导率限值为0.22w/(m.k)。梁柱部位内保温采用30m m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热导率限值为0.07w/(m.k);外窗玻璃幕墙:铝合金窗框+中空双银Low-E玻璃,其太阳热增益系数SHGC为0.35,传热系数为3.50w/(m.k),可见光透过率高于0.60。
2)控制窗墙比
根据建筑立面效果要求,外窗应用普通铝合金窗+无色透明中空玻璃,遮阳系数SC为0.75,传热系数为4.000w/(m.k),可见光透过率不小于0.40。针对立面条形窗设计,减少窗墙比,在满足室内自然采光基础上,让整体窗墙比小于0.50。
1)建筑物透明幕墙的可开启面积比例不小于10%,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35%。2)建筑房间隔墙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外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地板采用5mm隔音垫地板。机电设备噪声是本此工程室内主要噪声源,室内背景噪声符合平均值要求。3)教学楼和体育馆的辅助用房面积可通过适当的双向开窗和适当增加窗面积来提高室内自然采光标准。4)地上部分房间通过合理设置外窗和室内座椅,结合设置外窗内遮阳帘,达到室内采光可调,减少室内眩光的目的。
3)屋顶
采用倒置式屋面,加40mm厚挤塑聚苯板隔热保温,0.03W/(m.K)的导热系数限值,平均传热系数为0.67W/(㎡K),平均热惰性指标D值为2.839。
3.4其他设计内容
3.4.1教学文化区设计
学校中的教学文化区包括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以及自习室等,对教学文化区的建筑设计可以本着对称的原则进行设计,由于图书馆的体积比较大,将其放在中心地带的位置,两侧分别为文理科教学楼,从而保证校园建筑的现代化气息和庄严的气势,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对教学文化区的建筑设计中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元素,使校园建筑更加的具有特色。
3.4.2生活区设计
校园的生活区是以宿舍楼为主的,外加一些食堂、开水房以及校医院等建筑。为了使学生在生活区生活的更加的舒服、开心,在保持建筑设计整齐划一的同时更需要在其中设置一些公共休闲设备,追求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不应使生活区的建筑设计过于严谨拘束,同时也要注重对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为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好准备工作。
3.4.3办公区设计
对校园办公区的设计要以严肃、安静和简洁为原则,在办公区前可以设置一些喷泉等基础设施,从而为老师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一个有效的场所。老师的办公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办公区的设计一般要远离停车场,减少办公区的噪音污染,有效的提高老师的办公效率。
3.4.4体育场所设计
校园中的体育场所一般包括篮球场、网球场以及文化中心等体育活动场所。对体育场所的设计,可以充分的发挥设计者的聪明才智,体现个性,设计本身非常的自由,但是要做好必要的隔音措施,在运动场所栽种一些大型的树木可以起到很好的隔音作用,同时要加强对露天运动场所排水设施的建设,保证体育运动场所用水、用电的安全性。
结束语:
现阶段,国内的经济虽然发展飞速,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的关注点就从经济生活转移到了环境污染,因此,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们,针对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了领域内的改善措施的实施,保证环境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改善。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可以说是环境污染情况下的一个出路,或者说是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就生态校园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成薇.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的简述[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40.
[2]赵海翔.高校绿色校园建设中生态责任的伦理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8.
[3]唐巧.浅谈重庆校园的绿色生态景观设计[J].南方农机,2017,48(15):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