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何畅
[导读] 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
        摘要: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就导致了城市建筑用地加大,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也加大了城市基础建设的力度,有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出台与之相关的政策,使得国家的建筑项目不断增多,为现代建筑业提供了发展的新机会。我们都知道,机会是与挑战共存的,机会增多的同时,现代建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仅仅是安全了,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人们对建筑也还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建筑设计要凸显个性,通过建筑设计能够突出建筑的观感和功能性。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价值,并对其提出了一些优化改进的方案,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传统文化;符号;优化改进;建议
        引言:我国是文化强国,拥有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把现代建筑设计和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起来,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于建筑审美的需求。体现出中国现代建筑的内涵,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符号和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是我国历史文化和现代思想的撞击,是设计理念的创新。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能够凸显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突出现代建筑的风格,使建筑饱含人文气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享受,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符号的运用,使建筑更具吸引力,提升建筑的外观视觉感受和功能性。例如,广西和云南等地的竹楼设计的引入,不仅优化了建筑设计,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建筑本身的价值,还带动了建筑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竹楼式酒店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本身的观感效果,更推动了餐饮业、旅游业和商业发展。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原材料
原材料是建筑施工的物资基础,材料文化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幅员辽阔,建筑材料因地域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文化。如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林木资源丰富,以木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吊脚楼”是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成为其建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竹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竹楼”设计,运用了竹材在当地取材方便、坚韧、抗湿热等特点,与当地的气候特点相适应,满足人们居住和储存物品的需求,形成了当地的竹文化。
2.雕刻
雕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雕刻文化是建筑设计中常采用的传统文化符号。雕刻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传统的雕刻工艺,还包括能够展示雕刻效果的机械雕刻和仿真加工等其他工艺形式,很多建筑外墙就是运用石材,把雕刻效果生动逼真地展现给人们,运用石材的特点突出建筑的厚重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最典型的运用。例如,某建筑外墙采取人造大理石为主要材料,形成仿石材雕刻建筑,以达到和传统的雕刻文化相近的装饰效果,是传统雕刻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3.建筑软装饰
建筑软装饰是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的设计方式,具有灵活方便的优点。

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织锦文化,既可以作为建筑内部设计的传统文化符号,又可以作为地毯、窗帘等室内用品,发挥其使用价值。织锦是广西壮族人民的特有的文化艺术作品,在颜色搭配上,一般底色是固定的,配色可根据需要和喜好变化,灵活搭配,通过色彩的灵活搭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提升建筑的装饰效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很多壮族建筑仍运用壮族的织锦作为装饰品,彰显建筑的民族特色,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
        三、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理论参考,是设计者通过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所构思出的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表达方式。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表达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文化象征。因此,应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建筑设计为载体,传承地域的传统文化,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
2.传统文化中的图案符号
传统文化中图案符号具有通过视觉传达体现建筑的基本功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优势。通过图案符号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图案能够唤起设计师的想象力,激发设计者的灵感,提升建筑设计的感观效果,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华艺术宫的整体设计。
3.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的形态设计中
建筑外观形态结构是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的第一要素,也是建筑特征的外在体现,建筑的外观形态结构对人的感观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把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建筑的形态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建筑的美感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增添了建筑的人文气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是否实用外,建筑外观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突出建筑的特征,使某一部分结构或线条更加突出。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使传统文化符号的某个要素更加突出,实现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的和谐统一。
4.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符号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提升了建筑的价值,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建筑仅仅单一化地进行商业化包装和处理,更应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合理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具体工作中,系统收集当地的传统文化,了解并分析不同文化符号的特点,在传承现有的文化遗产的同时,把每种文化中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详细记录并保存,以备以后运用与查找,规避在商业化环境下被忽视甚至消失。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要保证传统文化符号的独立性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尊重传统文化,不得随意更改、破坏、践踏。
        结束语: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能够引入传统文化符号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建筑相结合,是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人们审美的需要,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虽然在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出发点总归是好的,这些出现的问题后续有关人员也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怎样更好的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符号融合在一起,有效的传达出一些文化的信息,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白晓光.试探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0).
[2]安广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5(12).
[3]顾祎琳.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与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体现[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