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类日益繁荣发展,工业化体系越发的完备,人类的生活环境越发优渥,社会体系繁荣发展,但相对而言,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带来的是对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污染,就目前而言,全球都在关注老生常谈的环保问题,这预示着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越发明显,于是有关部门对各建筑行业提出倡议,建议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建设绿色建筑,不但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但能够节约建筑成本。因此,本文就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措施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特点;施工措施
引言:为减少社会工业建筑中传统工业对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采用节约环保型的建筑材料,通过在设计建筑制造的初期就密切注意使用材料的节能性,同时又考虑减少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来实现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绿色建筑的材料使用必须保证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两项要求,并且生产能耗不能过多,材料要便于回收再利用。在建筑设计时必须从节约材料的角度出发,优化结构设计。可有机结合建筑工程师的过往经验和精确计算,从而满足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尽可能的减少钢筋的使用率。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理念
传统工业建筑在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中能耗的损失和产生都相当巨大,由于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对于环境变化产生了高度的重视,这导致高污染和高耗能的建筑材料不再为建筑行业所青睐,绿色材料取代了传统建筑材料的位置,生产节约环保性的材料在建筑行业广受好评。建筑工程师在设计建筑蓝图时,就针对材料使用时的节能和低功耗,做出了指示和方案以供实际施工参考。建筑设计和施工材料节约为施工设计的两大目标,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应该基于满足建筑结构的设计基础上,尽可能的优化材料的应用,尽可能的节约材料的使用,建筑工程师可根据自身以往的建筑经验和精确地计算,满足钢筋最小配筋率,最大限度减少钢筋的应用[1]。
科学合理的建筑体形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节能,通过采取平面布局的方式合理设计建筑的形状、进深、表面积系数、长宽比等要素,以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能够实现节约建筑材料的目的,还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这要求建筑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必须合理选择,选择无毒无害或低毒低排放的环保节约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材料的首选,无毒无害的材料值得是纯天然无加工的材料,材料本身不添加其他复合材料,只是经过简单的加工和装饰就投入使用的材料。而常见的低毒低排放的材料是存在一定有毒有害物质,但毒性排放过少,不会对人体造成显著伤害的材料。比如石膏、砂石和木材等。像是胶合板、纤维板等低毒低排放材料被国家检测标准认可,在装修和修缮中广为应用。环保装饰材料中常见有环保型墙材、环保型墙饰、环保型照明材料等。
.png)
图1 日本老年绿色公寓
.png)
图2 绿色城市系统
二、绿色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中环保意识不强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但仍然不具备标准化和规范化,绿色环保理念只停留在基础的层次中,没有得到很深入的贯彻。在实际展开建筑工程项目中,虽然执行人员也能够意识到要保护环境的职责和概念,但真正的施工过程中也无法完全杜绝乱丢垃圾废物,对于资源的浪费现象也并不少见。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一次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方式也随处可见,这就导致施工过程汇总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显著的破坏。
(二)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中,现场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两方面的管控更加注重,不够重视绿色施工管理,建筑工程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与当地的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有着直接关系。同时建筑企业对于绿色节能一块过于放松要求,自我监督不足,尤其在节能和环保材料的使用上更加缺乏规章制度,这对于绿色施工管理的效力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措施分析
(一)强化施工过程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建筑企业可通过实施严格监管施工过程,监督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节能环保的有关要求进行施工,而且要强化管控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全面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吧,杜绝浪费现象发生。另外加大有效监管各个施工环节的力度,有效控制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宣教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以此降低施工中的能耗和污染。
(二)节水技术
目前,全球各国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那就是水资源,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使用。首先,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工情的管理制度,严格分类生活用水和建筑用水,建设明确的奖惩机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执行各项工作,确保建筑用水的基础上限,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三)规划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人呢元需要在绿色施工初期就指定详尽的施工管理方案,在施工开始前,将有关施工方案发放到各个部门审阅,建筑企业领导应该组织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学习,绿色施工方案要具备强烈的约束力,对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施工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处。
(四)加强绿色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筑设计工程师要优化整合绿色建筑的各种资源,对于施工造成的废弃材料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对于还有可再利用价值的材料,要采取重铸的方式循环利用。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利用了吧,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建筑施工过程中水资源必不可少,许多施工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意识很差,导致水资源大量的污染和浪费。工程施工中另一不可或缺的施工要素是电力资源,施工人员经常性的忽略用电使用,让施工设备一直处于高强度的运作之下,造成设备的超负荷使用,进而造成电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给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负担,提高了建设公司的施工成本[3]。
(五)建筑空间布局设计
科学合理的建筑空间布局设计能够良好的贯彻绿色节能理念,大幅度降低能源损耗的前提是建设科学的空间布局。现代建筑工程的空间布局设计,要充分满足建筑的舒适性和绿色环保以及能源节约等节能绿色要素。
四、在建筑施工中采用二次利用率高的材料
在工程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安全结构度高和二次利用率高的材料。在我国历史上,许多人由于建筑或自然灾害的隐患而失去生命。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自然灾害中,大量的建筑物因为高强度的地震而结构崩坏,导致无数人死于废墟之中,造成大面积的伤亡。以往痛苦的经验仍保留在每个建筑设计师的记忆,所有的建筑设计师都应该引以为戒,如何造出安全结构度高的建筑物,是其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但即便在那样强度的大震,仍有部分强度极高的机构没有被地震的波动破坏,而是作为震后抗震救灾的指挥中心。设计师应该努力跟上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建筑。绵阳九州体育场作为汶川地震救灾指挥中心之一,具有明确的借鉴经验,内部结构采用钢结构设计。虽然钢结构有耐腐蚀和耐火性差的缺陷,但仍不能阻挡其优点,即钢结构设计的强度非常高,远远超过其他材料。在相同的外部条件和承载条件下,钢结构具有更稳定的性能。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抗震性能最好的建筑物的钢结构设计处于最佳之列,有效地保证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有效地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而钢材就是一种很好的绿色材料,钢作为钢结构设计的主要材料,是一种强度高、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的材料。与传统的混凝土和木材相比,钢结构具有明显的施工优势。在钢结构的生产过程,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因为携带重量轻,运输过程很简单,现场组装简单快捷,是一种可重复再利用的材料,废弃的钢件可以通过浇融重铸,再次使用,具有绿色环保性。
随着环保理念在国家的贯彻实施,我国第12个五年计划中首次出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国家大力号召鼓舞,各行各业以环保清洁能源的使用为主,杜绝高污染的材料使用,地球上的资源是来之不易的,人类必须要学会感恩,谨慎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各类资源日渐减少,环保问题日益加重,联合国不断呼吁广大国家和人民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我国为了响应国际号召,向各行各业广为宣教,尤其是重工业和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在工业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污染是最为严重的,为了往后人们能够住在一个美好绿色的地球,各建筑企业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杜绝高污染和高浪费的材料使用,提高绿色材料的使用,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我们自然环境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进源,董雪偲.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4):101-102.
[2]齐效娜.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82+134.
[3]张俊山.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