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尤其对全寿命周期管理特征以及相关原则进行剖析,重点介绍了不同运作时期管理难点以及重点,同时对全寿命周期管理常见的模式进行阐述,最终提出了针对全寿命周期进行全面以及动态管理的建议。
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量也在持续增加,基本项目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不过对建设项目管理来说通常对使用前比较重视,而对于全生命周期往往容易忽略管理。近几年伴随着管理意识的持续增强,建设者以及设计人员开始对全寿命周期引起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对其加强管理,最终确保其价值实现最大化。本文以笔者个人经验作为基础,主要通过决策以及设计,再加上后期的施工以及回收等环节对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全面分析。
1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自身特征
建筑工程全寿命指的是建筑工程从最初的决策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以及回收等所有的寿命期,周期管理属于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具备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的特征,需要将不同时期的管理目标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划。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参与方比较多,牵涉到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不同发展时期的管理效果对最终的管理目标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相当复杂,需要对不同环节进行有效设计,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对不同时期的重点目标以及对象进行统筹帷幄,这样才能够事先做好规划,让项目工程效率变得更高,实现最大化效益。
2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
2.1 全方位管理
在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不同阶段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举例来说,除了对项目具体的功能进行详细设置之外,同时还要对材料使用以及质量加大管理,然后对所有环节以及成本造价进行严格管控。
2.2 以人为本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整体生活水准,同时也要提升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感,以员工相关需求为标准,实现其自身需求。
2.3 遵循平衡性
在工程运作之前要对项目很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对项目节能以及环保等相关方面进行探究,找到其中的优势以及不足,在保证工期不耽误的情况下,还要做到对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让所有环节都能够做到平衡,这样工程才能够得以顺利施工,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障,效率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3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各阶段分析及思考
3.1 决策阶段
对于所有工程项目来说工程决策属于最初的一个阶段,在项目正式动工前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投资规划、功能、具体地点以及实施方案进行统筹规划,然后还要进行市场调研,这样才能够做出行之有效的投资决策。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在决策之前要进行实地调研,同时要列出相关的数据表格,然后相互之间进行研讨协调,这样才能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运行决策。
3.2 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运作过程中工程设计开始逐渐成型,这也关系着工程具体的使用寿命,因此这一阶段相当重要。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一定要拥有专业的知识水准,以现代化理念作为基础,同时也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以及规范,首先要做到安全实用,同时还要以生态环保为主,对建筑物进行重点设计。为了全面提升整体质量,在设计前要寻找一家具有强大实力的设计部门,在设计的时候要进行明确分工,将责任进行具体规划,在具体实施环节做到有效配合,不同部门以及人员之间要及时进行沟通,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实时对接,然后制定出一套严密的规划以及运作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除此之外,在材料选择上要做到合理科学,对当地建材市场进行有效了解,对成本造价进行合理管控,不浪费资金。
3.3 施工阶段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阶段也相当重要,因为这一阶段直接决定着具体的使用寿命,更是全寿命周期管理最核心的一个时期。该阶段可以分为两大步骤,首先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结合目前有关规划以及原则要求,利用招标的方式对施工部门以及监理部门进行确认,同时还要签署合同,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以及负责人员进行有效分工。针对施工图纸加以熟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重点了解,当然也要准备好施工设备以及各种材料,制定一套完善的现场施工制度,施工手续进行调整并加以完善,确保各个阶段的顺利开展;其次则为工程施工验收,结合施工合同、施工规范要求以及施工图等相关规划,因为施工、监理、建设、设计等相关单位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划,做到安全事故,同时也要保护环境,针对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管控,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施工环节对于整体质量来说也是相当关键的,对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3.4 运营阶段
①运营阶段整体耗时最长,从项目验收完毕到正式交付使用,然后就开始进入运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投资决策方向进行重点考核,同时也要对项目投资资金进行有效回收,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收益最大化。在具体建设环节,投资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样才能够获得预期回报,投资才能够带来最大收益,因此运营阶段直接关乎着投资的成败。
②评估设计功能。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还要对功能布局是否合理进行重点考核,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设以及设计部门并没有做到有效跟踪,在管理方面也为积极落实,尤其对竣工之前的管理工作容易疏忽,没有做好后期的评估与调研。
③施工质量检验。虽然在施工期间及工程验收时,通过各种仪器做了大量的质量试验和检验,并出据了相关证明材料。但真正施工质量,特别施工过程中被忽视的环节,在投入使用后会暴漏无疑。目前建筑工程建成负载后,通过沉降观测,虽沉降在规范范围内,但类似如楼面板、墙体出现裂缝、屋面漏水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与施工时当地的气温、建材有关,有的与设计参数有关。建议加强对施工细节的研究,因地制宜提出处理方案,为提高施工质量奠
定基础。
④物业管理。在我国工程建设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对工程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大多交由物业管理公司完成。但物业管理公司起步较晚,各公司实力参差不齐,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多着重从事外围日常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如某楼房、某酒店等垮塌,都暴露出日常管理预警不够。
3.5 建筑工程回收阶段
建筑物使用年限达到国家规定最高值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需对建筑物进行报废和回收处理。为充分利用资源,把建筑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现在的建筑物大都采用钢筋混凝结构或钢混结构,经过处理,很多材料能成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
4 结语
通过全寿命管理模式对建筑各阶段管理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通过对运营阶段的管理,总结建筑工程的优势和不足,把建筑工程各阶段管理融为一体,综合考虑,以更好便优化投资决策、改进设计方案、提高施工质量及运营效果。促进参与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方改善管理模式、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更好完成人类一个又一个“令人满意”的建筑工程“作品”,整体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
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使建筑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01.
[2]朱小涛.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J].居舍,2018(34).
[3]王维敏.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修,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