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李春华
[导读] 建设工程施工条件一般比较复杂,施工安全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话,

        摘要:建设工程施工条件一般比较复杂,施工安全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公司的形象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风险管理
一、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对建设过程中可预见或不可见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最大特点是涉及面较大及复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开工之时就应当根据其特点选取更加合适的风险管理方式。
二、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相应的风险规避水平。通过风险管理知识的应用,施工及监理、建设单位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施工风险。在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中,科学调整工程建设计划,对于规避施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规避风险等于消除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达到加强安全管理的效果。比如,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使用工作不好的施工设备,不使用不符合建筑规范的技术,是消除施工中风险因素的具体表现。风险规避是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基础,施工单位有必要对风险规避进行科学控制。二是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如果建设单位能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就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在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例如,根据工程法、程序法等内容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问题。此外,对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后,也可以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第三,可以避免局势恶化,减少损失。通过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避免事态扩大,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其中,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是避免事态恶化、减少损失的关键。开展安全管理培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确保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规范自身行为。对于项目经理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程序,进而控制安全事故。
三、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足
施工现场通常是露天环境,条件艰苦,风险高,技术复杂,这使得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使施工企业有较高的人工成本。此外,施工复杂,往往过于注重施工进度。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施工成本,施工现场往往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管理,以确保施工安全。
(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项目安全管理部分没有技术诀窍、可预见性和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只有具备安全管理的施工管理经验,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目前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工程认识不足,施工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往往导致安全施工出现问题。
(三)施工安全控制方法和应急程序不完善
        建筑工程需要大型的施工机械和复杂的技术,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这对施工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设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设备规模较小,个别检查程序对工程安全管理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应急方面,既缺乏专业的应急队伍,也缺乏包括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在内的应急设备和合理数量的急救药品,致使施工现场缺乏充分有效的安全管理。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路径
(一)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极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将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确保整个建设工程顺利、安全完成。
(二)落实风险考评体系
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确保作业人员的日常操作规范化,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风险意识。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全面落实责任制,使施工风险事故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现场所有人员的责任意识改进。此外,建设单位还需要完善施工奖励机制,对安全意识强、业绩优秀的人员给予合理奖励,以身作则,提高全体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成立专业的风险控制小组,全面调查施工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全过程、动态的监督和评价。
        (三)强化现场人员安全理念
        现场参与施工作业人员的整体施工质量将决定最终施工质量能否达标,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因此,为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应充分强化现场人员的安全观念。(1) 为了有效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施工单位可以让优秀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引进新的人员,以保证新进人员能迅速开工,最大限度地进行标准化建设。(2)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和特殊环节,施工单位应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专项施工证书,严禁无证上岗。(3) 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高空作业人员参加全面体检,严禁恐高症、心脏病等人员参加,从根本上消除作业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4) 建设单位还应全面完善自身培训体系,以安全施工理念为培训重点,同时进行安全交底,全面培训相关人员的安全技能。此外,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概念、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的培训,使其在正式开工前掌握。
(四)妥善管理机械、设施
        如上所述,施工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对保证施工安全也非常重要。因此,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各种材料、机械、设施、设备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记录,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设备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更换,确保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加以回避
毫无疑问,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安全风险。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来检查这些施工安全隐患,那么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施工安全管理策略。要主动考虑工程设计变更或施工方案变更是否会造成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损失。在这个基础之上,有必要从风险产生源出发,全面评估避免建筑施工风险的计划,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可靠的安全风险方案,并严格贯彻、坚决执行。
(六)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加以转移
        安全风险转移是在管理水平达不到的时候才会采取这种方式,将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集中,然后分配给相应单位来承担,无论技术要求还是管理需求,都能做到安全风险可控,同时,作为第三方赔偿的保险公司也可以对于安全风险的转移贡献一份力量。
五、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相关的部门需要对建筑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排查,从而尽快的将问题得以解决,不断提升建筑企业对于施工安全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措施[J].广东建筑,2017(5):97~98.
[2] 文静怡.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研究[J].建筑信息,2016(37):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