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建筑行业也步入了全新的发展历程,这也导致了建筑市场的竞争悄悄拉开了帷幕。质量监督作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方式和关键途径,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各项质量监督工作,进而确保施工建设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措施
引言
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迈进,建筑施工规模愈发增加。工程质量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完工、投入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管理工作的压力。然而,当前我国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仍旧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基于此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展开分析和探讨。
1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主要为公众提供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和娱乐的场所,所以遮风挡雨、抵御灾害是建筑的基本功能。建筑管理工作当中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三个板块,其中成本管理主要针对于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控制,实现浪费情况的减少以及保障企业成本合理支出,安全管理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现场秩序进行把控,防止隐患和事故的发生,而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灵魂,一旦工程质量下降,不仅会引发事故,造成业主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影响企业的公信力,更加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所以在新时期下,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能够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质量控制意识不足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都会有很多的问题,都是管理人员自身没有足够的质量意识而导致的,往往会有谋求私利这样的问题出现,使质量管理的要求不能够得到深入的落实,从而导致了建筑工程不能按照正常的施工顺序进行,如果没有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工作,就严重违反了程序操作,就会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如果施工企业为了节省资金,选择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建筑物就会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甚至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保证充足的质量控制意识,才能解决实际的建筑施工问题。
2.2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足
工作人员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力量,其素质决定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建筑企业缺乏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管理人员团队结构复杂,综合素养良莠不齐。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来源包括社会招聘、内部调职等渠道,其中企业社会招聘过程中多数以本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为主,虽然其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后,具备从业能力,但却缺乏相关工程经验,导致工作的开展迟迟无法深入,而企业内部通过调职后的管理人员,虽然自身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内部机制和结构的了解程度较深,但在管理工作开展当中,由于自身专业化理念缺失,依然存在以经验判别工程质量的情况,造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并且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也难以与时俱进,久而久之,造成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滞后性。
2.3工程质量监督法律不完善
当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基本都需要依托于相关法律条例来开展。虽然,我国当前有出台当建筑工程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出现应给予的相应惩罚措施法律条例,但却并不完善。在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仍旧会有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做出违法行为而不受法律的制裁惩罚。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威慑性,阻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
3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相关措施
3.1注重项目建设者的质量管理意识
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趋势,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建设。将质量视为项目工程建设的核心,以质量要求为基础做好基层员工的管控引导,能够确保员工在实践阶段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建筑单位要定期开展培训引导工作,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并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围绕质量管理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彼此之间实现相互约束与引导。后续企业还需要加强考核管理引导,明确奖励机制与处罚机制,让一些责任意识强、将质量管理视为核心的员工,成为企业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典范,让基层员工有意识地拓展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在施工建设期间有效应用。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因为人员是重点的管理控制对象。如果现场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就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影响因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切入点就是把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高层次的提高管理,通过控制人员管理的方法来减少隐患。相关的管理和决策的工作人员应该首当其冲,全面把握施工现场,对于各个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解决,合理分配资源。对于管理和决策人员要定期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控好自身的岗位职责,并且全面了解上岗规则,必须持相关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在实际的施工中,还会遇到高空和高危这种特殊的施工情况,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满足较高的身体素质、安全意识与防范和持有相关证书等等方面的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把技术内容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中,保证技术内容的有效性,建筑企业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通过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方式进行,为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
3.3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完善建立监督管理法律体系,用高标准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确保建筑行业的标准规范从大格局上看,始终保持一致。后续还需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要求监理部门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对影响项目施工建设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如果遇到违规建设,则需要按照建筑行业的处罚条例要求,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控指导。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应始终围绕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开展,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也因此会得到保障。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需要给予质量监督以高度重视,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发挥质量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启忠.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13-114.
[2]郭秀江.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6):183-184.
[3]纪安,阮丁彬,幸文宬.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解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1):160.
[4]谢建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525(3):118-119.
[5]徐世彪.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16(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