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措施论述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期   作者:彭增祥
[导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建筑行业也步入了全新的发展历程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建筑行业也步入了全新的发展历程。而暖通空调作为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使用过程中自身的质量、能耗、安全性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能耗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事项,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较高,对环境及建筑整体使用效率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措施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绿色建筑;节能措施
        引言
        随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攀升,作为促进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行业--建筑行业也有了明显的大发展,尤其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人们越来越看中环境的舒适程度,特别是暖通空调系统,它对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暖通设计一般由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三部分组成,而这些设施设备对于能源消耗的需求比较能源消耗大,在其正常运行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弃物,这些有害废物必然会严重危害到自然环境。所以,在开展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改善暖通设计的理念和方式,科学合理地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以期达到节约成本,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目的。
        1节能暖通空调设计原则
        1.1经济性原则
        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目前暖通空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所以为了遵循经济性原则,相关人员在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时,就需要对暖通空调使用材料、暖通空调施工设备、暖通管道、管线等方面的资金进行有效评估,确保暖通空调在设计、施工、后期运行等阶段中都能够以最低的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上体现节能暖通空调的经济性。
        1.2适应性原则
        对于暖通空调来说,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根据暖通空调一年中能源消耗最大的一段时间进行分析和计算,确保暖通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合理调节自身使用性能,提高自身的节能效果。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建筑所需要的暖通空调也不同,所以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建筑的本身结构以及暖通空调的实际性能进行综合考虑,设计最符合该建筑所使用的暖通空调,体现节能暖通空调的适应性原则。
        1.3绿色环保原则
        绿色环保原则主要指通过相关绿色施工技术,能够降低该设备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所以对于暖通空调而言,循环使用是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应重点考虑设备系统的循环性。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循环系统进行有效优化和改进,确保暖通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自身所剩余的能源能够通过循环系统进行再加工利用,从而实现节能效果。只有提高能源再循环利用率,才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绿色发展理念。
        2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节能与优化措施
        2.1科学选择系统参数
        暖通空调是当今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节能方面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且在暖通空调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科学、全面、具体地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对暖通空调系统参数进行合理地设置。在对暖通空调系统参数进行设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考虑温湿度影响。当温度较高时系统参数不应太低,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对其寿命及性能造成影响;当温度较低时系统参数同样也不可以设置太高,否则将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只有科学合理地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充分考虑建筑环境及各方面因素影响,才能更好地实现节能效果。


        2.2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对温度进行调节
        就目前暖通空调使用来看,其对能源运用已经造成了严重浪费。在暖通空调设计时,如果可以充分结合各用户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地对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室外环境对用户室内温度的影响,进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暖通空调控制器,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实现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高要求,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耗能,实现技术上科学、合理地优化。控制器对正在运行的空调进行各相关参数的最终追踪,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空调使用的实际情况,从而很好地对空调的各相关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和修正。
        2.3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就是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不会被利用枯竭的新能源。过去,人们在能源利用上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不仅燃烧效率低、污染大,而且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近些年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加,可再生能源因其可再生、污染小已成为建筑用能的主要趋势。而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而言,常用的可再生能源有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1)太阳能。通过太阳能集装置,收集太阳能加热水,以满足人们部分生活用水需求;另外,也可以以太阳能低温热水辐射为采暖系统的热媒,满足人们冬季供采暖需要。此外,还可以使光伏元件与建筑围护结构相互结合,使建筑得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使光伏建筑一体化,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需要,进而达到缓解城市电网压力,节约能源的目的。从通风角度来看,还可以在室内设计太阳能烟囱,充分利用太阳辐射造成的温差,使自然通风的热压得到增强,强化自然通风。(2)地热能。地热能就是的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土壤及地下低位地热能转化为高位能;在冬季,通过提取地热能可供室内采暖;而夏季则可以将热量释放到地下,使室内变凉。地源热泵系统还可以与太阳能系统进行有效联合,共同为建筑物供冷供暖,地热能的有效运用不仅对土壤温度的恢复起到帮助作用,还可以有效克服天气变化对太阳能系统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室内高负荷要求。(3)风能。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象条件异常丰富,尤其我国北方,风能资源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地将风能资源加以利用,将其直接用于城市楼群风,同时,还可以将风力发电设备与建筑物进行有效结合,为建筑设备日常用电提供能量。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尝试利用风力制热技术,直接或间接地将风能转化为热能,以满足家庭用热需要。然而,风能很容易受地区和季节的影响,很难进行大范围推广。
        3减少能量输送消耗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一种热源多方向输出的供应方式,这种方式在能源输送过程中不仅会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还会引发多种安全问题,并不满足节能要求。所以相关人员在对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时,不仅要遵循相关原则,还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可从管道材料、建筑结构、环境问题等方面入手。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暖通空调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却引发了环境问题,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我国致力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所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坚持绿色环保理念,明确节能的重要意义,对建筑暖通空调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通过遵循相关原则、了解相关技术、制定有效措施对建筑暖通空调进行优化,进一步实现最大化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崇杰,蔡洪彬,薛一冰,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8.
        [2]丁云飞,李风雷,董重成,等.建筑设备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张亮.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21-22.
        [4]曹耀新.探讨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
        [5]丁金涛.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技术分析[J].居舍,2019(2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